欢迎来到词典网
下载APP | 投稿 | 网站地图 | 放到桌面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潜图问鼎_潜图问鼎解释_潜图问鼎来历出处_潜图问鼎历史典故

潜图问鼎

历史典故

潜图问鼎怎么写好看:

潜图问鼎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王位。南朝齐武帝《诛敬兒诏》: “假托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徵祥,潜图问鼎。” 参见:○楚庄问鼎


并列 鼎,夏、商、周三代以鼎为传国之宝。比喻企图暗中夺国家政权。语本《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例]林6*彪想潜图问鼎,不得好死。△贬义。多用于表示国家政治方面。

词语分解:

  • 潜图的解释 暗中谋划。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 晋 欧阳建 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邹鲁 中国同盟会:“入 天津 与 袁世凯 联络,不得要领而返。乃转谋回各省,潜图举义。”
  • 问鼎的解释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晋书·王敦传

历史典故推荐:负恩背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太宗攻洛阳,庆谋与王归唐,谢曰:‘郑以我奉箕帚者,缀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长安,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东都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潜图问鼎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潜图问鼎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