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银
历史事件
金花银怎么写好看:
金花银历史词典解释
明代中期将田赋折成银两征收。明代以前,白银已经当作货币使用,但不占优势。主要的流通手段,仍然是铜钱。后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下,赋税逐渐采取折纳白银的办法。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根据副都御史周铨的建议,将江南诸省的田赋折征银两,称为“金花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成化时,每粮一石, 折银一两。成化、弘治以后逐渐把正税中的棉布也改折银两交纳。商人屯田也开始折纳白银。国家大量征银的结果,促使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词语分解:
- 金花银的解释 指 明 清 赋征米谷折价上缴的银两。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浙江 等处,每岁夏秋麦米,共折银一百万有奇,即国初所谓折粮银,今所谓金花银是也。”明史·食货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广 、 福建 、 广东 、 广西 米麦共四百餘万石,折银百万餘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亦省称“ 金花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费,数百万有奇,而上供御用
- 金花的解释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
- 银的字典解释 银 (銀) yín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银子
历史事件推荐:清廷新政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实行“变法”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颁布“变法”上谕,饬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驻外使臣、各省督抚两月内详悉条议复奏。4月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金花银历史


精彩推荐:
陈室
同陈蕃室。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陈室何曾扫,陶琴不要弦。赤水县
本吐谷浑赤水城,在今青海兴海县境。隋大业中破吐谷浑置县。为河源郡治所。隋末地复入澉浦千户所
明洪武时置,属浙江都司。治所即今浙江海盐县南澉浦镇。清顺治十七年废。明洪武年间置欧阳复
明湖广桂阳人,字孟元。景泰二年进士。天顺末官泉州知府,事集而民不扰,讯狱多所平反八棵树镇
在辽宁省开原市东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八棵树,人口。因形成村落时支渭兴
元叙州长宁人,号龙溪。文宗至顺初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政。善属文。奏抄
唐代门下省上行公文之一,用于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长福镇
在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庆村,人口。为纪念解围班
清代皇帝到木兰行围,内外札萨克回部各王公头领及各处喇嘛等,各按规定之班次,轮班到博带褒衣
见褒衣博带。伍胥抉目
抉绝挖出。此典指伍子胥被谗害 * ,死前告诉人将自己眼睛挖出,放在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头昏目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不可胜记
见不可胜数。汉书司马迁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惟俶傥非常之人称焉。大梦
比喻人生。唐李白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法华寺石窟
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小桃花村后洛阳山崖壁上。清一统志云南府载法华寺在安宁州东洛阳九万山
即九万大山。游水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游水北入海。水经淮水又东至广陵淮浦县茹洪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仲宏,一字樊明。工书画。永乐中以楷书荐,召入都,名重公卿间。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简称八百宣慰司。元文宗至顺二年置,治所在今泰国清迈境内,管理八百媳妇各部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