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人知兴替,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历史知识(第4页):
- 谭富
- 谭献
- 谭馥
- 谭人凤
- 谭上连
- 谭元春
- 谭世勣
- 谭处端
- 谭廷襄
- 谭延闿
- 谭全播
- 谭体元
- 谭希思
- 谭宗浚
- 谭绍光
- 谭钟(鍾)麟
- 谭钧培
- 谭继洵
- 谭嗣同
- 谭微道
清广东人。早年加入天地会。咸丰四年(1854)与其兄谭星等在广东发动反清起义。五年由粤经湘入赣。六年加入太平军,隶石达开部。七年随石出走。十年脱离石达开,隶李
1832—1901 清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定献,一作廷献,字仲修,号复堂。同治举人。曾任安徽歙县、含山等地知县。晚年告归,应湖广总督张之洞聘请,主持湖北
?—1910 清湖南湘乡人,字文炳。早年入哥老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参与萍浏醴起义,事败走广州,投入清军巡防营,创设“保亚会”,密谋反清。经葛谦介绍加入
1860—1920 湖南新化人,字有甫,号石屏。初为洪门会首。曾联络各地会党举事,皆不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走日本,入同盟会。先后参与镇南关、河口及黄花
?—1890 清湖南衡阳人。咸丰八年(1858)以武童投效李续宜部湘军,转战鄂皖,镇压太平军,擢都司。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天京(今南京)后,迁参将。五年
1586—1637 明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友夏。天启举人。好诗文,与钟惺辑《唐诗归》、《古诗归》,改变后七子独称盛唐诗之风,有竟陵派之称。著有《谭友夏合
1074—1127 北宋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字彦成。元符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历秘书省正字,司门、吏部员外郎,少府监,中书舍人。不附蔡京,不喜王安石之学。靖
1123—1185 金宁海(今山东烟台)人,原名玉,字伯玉。大定七年(1167),患风眩瘫痪,就医无效,值王喆居马钰宅传道,往谒求治,因出家学道,更名处端,字通
?—1870 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竹厓。道光进士。咸丰六年(1856)任陕西巡抚。七年署直隶总督,八年实授。时值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侵略军攻占大沽
834—918 唐末五代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光启元年(885),拥乡人卢光稠聚众起兵,连下虔、韶、潮三州,推光稠为兵马留后,自掌兵权。后光稠卒,州人拥其为帅
1836—1866 清广西象州人。初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七年(1857)随石达开出走,十年脱离石达开、隶李世贤部。后转战赣、浙。同治元年(1862)授主将,后封偕
明茶陵(今属湖南)人,字子诚。万历进士。曾任万安、永丰县令,顺天府丞。擢南京御史,因上疏论劾宦官、外戚,谪官。寻授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著有《明大政纂要》、《四
1846—1888 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叔裕。谭莹子。同治进士,授编修。光绪二年(1876)散馆,任四川学政。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功臣馆纂修,云南
1835—1863 清广西桂平人,一作象州或平南人。壮族。参加金田起义。后隶李秀成部。咸丰十年(1860)在破江南大营、攻克苏杭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封健天安,后
1822—1905 清湖南茶陵人,字云觐,号文卿。咸丰进士。历任杭州知府、署杭嘉湖道、河南按察使。同治十年(1871)授陕西布政使,次年曾护理陕西巡抚,设局发行
1834—1894 清贵州镇远人,字寅宾,别字序初。同治进士。同治五年(1866)升山东布政使,迁江苏布政使,旋署江苏巡抚。后又曾二摄江苏巡抚,两权漕运总督,还
?—约1898 清湖南浏阳人,字敬甫。咸丰进士。授光禄大夫。光绪九年(1883)迁陕西按察使。次年迁甘肃布政使。十五年授湖北巡抚。二十年兼署湖广总督。曾多次谢绝
1826—1900 法国遣使会教士。清同治元年(1862)来华,后为法国政府研究中国博物学。走遍全中国,搜集各种标本。在中国动物、植物方面有诸多发现,曾在北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