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14位马 旧百家姓排名:第52位
【马姓宗祠通用对联】〖马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夫人卖饼;
贤后含饴。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唐初大臣马周,字宾王,茌平人,少年好学,精通《诗经》、《春秋》。客居中郎将常何家,太宗下诏令百官评论朝政得失,马周代常何写二十余条陈,太宗召见马周,任他为监察御史,后历官中书侍郎、中书令。年轻的时候,马周曾听善相术的袁天纲说:“京城里有个卖饼的女人,以后当有大富贵。”马周娶了她,后来果然成了夫人。下联典出东汉明帝皇后马后,大将马援之女,以贤德闻名后宫,从不因私干涉朝政。明帝死,其子章帝即位,马后说:“我今后只是含饴弄孙,不管政事。”章帝要为舅父们封爵,马后不许。
龙虎出谷;
鸾凤冲霄。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唐代郏城人马燧,字洵美,身村魁梧,少年时即有大志“以功济天下”,发奋苦读兵书,沉勇多谋,后屡立战功,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封北平郡王,图形绘于凌烟阁,韩愈为他写碑铭,有句:“北平王像巨谷中的龙虎,变化不可测,真是魁杰啊!”下联典指马周,唐太宗曾亲笔赐书:“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白眉继烈;
青海重光。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187-222),字季常,襄阳宜城(I今湖北宜城南)人。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其中马良眉中有白毛,且才学最高,俗称“马氏五常,白毛最良”。下联典出东汉槐里侯马腾,字寿成,陇西人。矜救民命,三辅甚安爱之,官终卫尉。青海东与北皆界陇西(属甘肃省)。
白眉继烈;
绛帐授徒。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同上(上联)。下联典指东汉·马融授徒时,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绛帐设教;
铜柱立功。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追赠学士;
御封真人。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明代礼部右侍郎马愉,字性和,临朐人。宣德进士。为官门无私谒,论事宽厚,卒赠尚书兼学士。赠官兼职自愉始。下联典出宋代进士马钰,字宜甫,扶风人。传说,大定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四家待诏;
三代推官。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南宋画家马远,字遥父,号钦山,河中人。任画院待诏,其画风遒劲严整,设色清润,自成一格。他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有《踏歌》、《华灯侍宴》等传世。下联典出清代著名学者马潇,字宛斯,邹平人。顺治进士,曾任淮安推官,生平研究先秦历史著有《绎史》、《左传事纬》等,时称“马三代”。
铜柱世泽;
绛帐家声。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汉·马援征交趾,立铜柱表功。下联典指东汉·马融设绛帐以授生徒。
云台列像;
铜柱标功。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马武,佐光武帝中兴,卒后,其图形绘于云台阁。下联典指东汉·马援。
〖马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宜城五兄弟;
元曲四大家。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下联典出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其文词豪放有力,颇含讽喻。作戏十六种,现存《汉宫秋》、《岳阳楼》等七种,散,工有《东篱乐府》。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师皇乘龙去;
伏波裹尸还。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黄帝时代著名兽医马师皇,善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下联典出东汉名将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字文渊,茂陵人。他曾助刘秀攻灭隗器,击破先零羌,为东汉立下大功,建武十七年(41)任伏波将军。年八十年余犹征虞沙场。尝谓宾客曰:“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又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果卒于军。
金樽宜醉酒;
绛帐自生春。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全联典指东汉·马融事。
〖马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少女素雄才辩;
仙姑雅号清浮。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之女马伦,少年时就有辩才,嫁给同郡袁隗为妻,刚结婚,二人就辩论起来,袁隗不能使她屈服。下联典指宋代扶风人马钰,字元宝,进士及第,后来遇到重阳子王嘉,得道术,与妻子孙氏同时出家修炼。孙氏仙去,人称孙仙姑,号清浮山人。
〖马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远浦帆归曲致远;
长春留引经季长。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嵌入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名字。下联典指东汉经学家马季长,在联尾嵌入季长之名。
骨气乃有老松格;
神妙直到秋毫颠。
——马曰璐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马曰璐(约康熙、乾隆时人)撰书联。马曰璐、字佩兮、江苏省江都人。有《南斋集》。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马寅初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1882-1982)自题联。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著有《新人口论》等。
〖马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具王佐才,筑砦钓渭;
步隐沦躅,授业著书。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出唐代银青光禄大夫马周,字宾王,茌平人。嗜学,善《诗》、《春秋》。武德中辅州助教。不治事,去职,筑砦钓渭,后被重用。下联典出宋代承事郎马端临,字贵与,栾平人。咸淳中漕试第一,博极群书,以荫补承事郎。元初起为柯山书院山长,终台州学教授。所著《文献通考》,贯穿古今。
乌威圣德,万古流芳英烈将;
玉面神光,千秋垂泽崇仁军。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此联为清代乌面将军马信庙联。马信,原是郑成功的一位部将,陕西人。到台湾后,进驻彰化县之燕雾上堡(即今陕西村),后不幸阵亡。后人为他立庙祭祀。庙在今台湾漳化县秀水乡陕西村。
设绛帐以授生徒,白眉继烈;
铸铜标而载功绩,青海重光。
——佚名撰马姓宗祠通用对联
上联典指马融和马良。马融字季长,东汉茂陵人,历官郎中、武都南郡太守、议郎。博学高才,为当时通儒,常有生徒讲学,身后列女乐。著有《三传异同说》,注经籍多种。马良,字季常,三国时蜀汉宜城人,兄弟五人都有才学,名字中都有个“常”字,马良眉中长有白毛,当地民谚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曾随刘备任从事、侍中。下联典指马援和马腾。马援字文渊,东汉茂陵人,少年时即有大志,先跟王莽,后归光武帝。隗嚣据陇西叛乱,马援用米垒成山谷,为光武帝指画形势,得以破隗嚣。后因功拜伏波将军。率军南征,平定交趾,立铜柱以表其功,封新息侯。马腾字寿成,马援后人。灵帝末年,青海氐羌族叛乱,马腾 * 从军,因征战有功,拜前将军,封槐里侯。
铜柱今犹未倒,愿吾宗后裔继承,再镇边疆传祖迹;
绛帷长可宏开,喜尔辈生徒环立,重披古典讲儒经。
——马季常撰马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肥西县程店马氏宗祠联。全联典出马援、马融事迹。以激励后人。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历史来源「杭」源出:一、杭氏出于抗氏、伉氏。《元和姓纂》云:三伉氏,春秋时卫邑也。抗氏,魏国三伉大夫之后,后有抗喜为汉中太守。后转写为杭氏。
- 申章春秋郑国公族之后
- 郐(会)[郐(会),读音作guì(ㄍㄨㄟˋ),不可读作kuài(ㄎㄨㄞˋ),更不可读作huì(ㄏㄨㄟˋ)]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妘姓
- 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寻根溯源苗姓来源有三:1、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
- 一、姓氏源流仉(Zhǎng)姓源出有二:1、出自党姓,由掌氏后人音讹所改。党姓,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古代党姓的党,读音(Zhǎng
- 一、姓氏源流甄(Zhēn)姓源出有三:1、来自舜帝,以官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载,上古的时候,舜帝品德高尚,处处以身做则。他听说东夷部落
- 朴朝鲜族姓氏
- 回[回、囘,读音作huí(ㄏㄨㄟˊ)]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臣下火正(管火的官)回禄,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回禄,是传说
- 姓氏起源 蒲(Pú)姓起源出有四:1、来源于封邑名。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于是他的子孙就把封邑名“蒲”作
- 表[表,读音作biǎo(ㄅㄧㄠˇ)]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第十七代姜器的鲜卑族后裔,属于复姓汉化省文简化为氏。少
- 九方春秋时代有上姓九方,名叫皋的人,以挑柴卖菜为生,很有识马的本领。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你已经老了,你的儿孙中有识千里马的吗?”伯乐说
- 一、姓氏源流仲(Zhòng)姓源出有四:1、出自上古高辛氏,为黄帝的后裔,以人名为氏。黄帝有曾孙,号高辛氏,有“八才子”,号称“八元”,与颛
- 仵姓来源主要有两支,一是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二是明代“午”姓所改。仵姓望子成龙出襄阳,当今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正宁县习仵有几百姓仵的,我还想找到
- 脱蒙古族姓氏。
- 一、姓氏起源焉姓起源于河南省鄢陵县,元代中期始祖鄢庆自河南迁入山东乳山定居,自明末改鄢姓为焉姓,至今。二、分布焉姓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乳山市白沙
- 枕枕锦曦 男,汉族,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960年参加工作。1974年参于筹建我省第一所烹任专业技校(现湖南
- 功[功,读音作gōng(ㄍㄨㄥ)]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第三十七代孙姜太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姜姓后裔分衍有子
- 一、姓氏源流福(Fú)姓源出有三:1、出自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以祖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春秋齐大夫有福子丹。”又《国语》云:“当
- 加[加,读音作jiā(ㄐㄧㄚ)]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加姓起源于汉朝西域少数民族,在汉朝建立通往西域的
- 一、姓氏源流熊(Xióng)姓源出有三:1、出自黄帝后裔。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七世孙有季连,为芈姓,其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