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
拼音:fēng máng锋芒怎么写好看
锋芒的解释
(1) [cutting edge;spearhead]∶刀剑的尖端或刃部
锋芒所向
(2) [talent displayed]∶比喻才干、锐气
锋芒毕露
锋芒逼人
详细解释
亦作“ 锋鋩 ”。亦作“鏠芒”。1.刀剑等锐器的刃口和尖端。《太平御览》卷七六七引 汉 蔡邕 《观学》:“木以绳直,金以淬刚;必须砥礪,就其锋鋩。”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鋩扰方寸。”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鋩如一插。” 闻一多 《红烛·剑匣》:“不过果然我要自6*杀,定不用这宝剑底锋芒。”
(2).借指事物的尖端或突起部分。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七:“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心柱遒劲,锋鋩调利,故难乏而易使。” 宋 杨万里 《食莲子》诗:“戢戢蜂儿出露房,未生翅股及锋芒。”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持雅堂诗集》:“《题友人瘦马图》一篇最佳……铁网珊瑚迸光怪,龙鳞蘁立森锋鋩。”
(3).指书画的笔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汉 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復锋鋩。”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不欲多露锋芒则不持重,不欲浮藏圭角则体不精神。”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大观太清楼帖》:“吾家收 宣 政 间所拓前十卷,字画有锋芒,且无损缺。”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又谓改良汉字惟取点、画、直竖、右戾四者,以为交叉,钩乚,左戾诸形一切废弃,其存者復为钝势,不见鏠芒,此又无所取义,率情高下,与儿童语无异。”
(4).比喻锐利的气势。《汉书·王莽传上》:“众将未及齐其锋芒,臣 崇 未及尽其愚虑,而事已决矣。”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伏愿去萋菲之牙角,顿姦险之锋鋩。”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及居首揆,锋芒日歛,殊蹈模稜之习。” 胡厥文 《悼念周6*恩6*来总理》诗之二:“百战锋芒在,何仍折栋梁。”
(5).指气势锐利。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四:“这个先生在学校里是背榜的脚色,但在‘三民主义’下却成为一个很锋芒的健将了。” 丁玲 《韦护》第二章:“无论她怎样锋芒,也及不到她朋友的这方面的天才。”
(6).比喻细微。 汉 王充 《论衡·超奇》:“锋芒毛髮之事,莫不纪载,与 太史公 表,纪相似类也。”
(7).比喻言词的尖利。 瞿秋白 《文艺论辑·<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但是他的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都集中在军阀官僚和他们的叭儿狗。” 丁玲 《阿毛姑娘》二:“她自己毫不思量的把话乱投过去, 小二 自然正如她所愿的感出那话的锋芒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锋芒汉语 快速查询。
精彩推荐:
密访的解释
暗中访察。明刘基郁离子枸橼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鹤帐的解释
隐逸者的床帐。宋李珏击梧桐别西湖社友词鹤帐梅花屋,霜月后记把山扉牢掩。宋董嗣杲湘木叶的解释
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永平中,知天下将病逝的解释
病死详细解释因病去世。如得知张先生病逝的消息,大家都很悲痛。乔声颡气的解释
恶声恶气。明冯惟敏耍孩儿十自由套曲劳劳攘攘龙蛇鬭,一箇家乔声顙气情难忍,一箇家美覆翼的解释
遮蔽保护。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鸟兽覆翼,乃復收恤。清奸兰的解释
犯禁走私。史记匈奴列传汉使马邑下人聂翁壹奸兰出物与匈奴交,详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濎濙的解释
小水貌。文选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兮,躡不周之逶迤。李善注濎濙,小水貌也。按,汉獬廌的解释
即獬豸。晋张协七命拉甝虪,挫獬廌。新唐书酷吏传侯思止獬廌不学而能触邪,陛下用人安孤丁的解释
* 用语。把钱押在一门上,以赌输赢。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许亮大怒,拿出吴二的笔据来往衔块的解释
口含土块。南朝宋王韶之孝子传李陶,交阯人。母终羣鸟衔块,助成坟。参见衔土。旧俗人见始知终的解释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见象笏的解释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礼记玉藻史进象笏,褊褼的解释
衣服飘扬貌。集韵平先褊,褊褼,衣皃。引申为飘逸飞翔貌。陈鼎邵飞飞传邵飞飞薄命词鶼风棹的解释
风中行驶的船。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杯度至孟津河,浮木杯於水,凭之度河,无假熟颗的解释
指成熟的粮食颗粒。宋范成大割麦诗麦头熟颗已如珠,小阨惟忧积雨餘。簧言的解释
* 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唐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沉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山衲的解释
僧侣的衣服。唐马戴霁后寄白阁僧诗久披山衲坏,孤坐石牀寒。借指山中的僧人。宋梅尧臣包戈的解释
把武器裹扎起来。谓偃武修文。语本礼记乐记下武王克殷返商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孔颖缬帛的解释
染印彩帛。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政和宣和间,妖言至多。织文及纈帛,有遍地桃冠,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