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下载(第1页):
- 沈度《四箴页 七律诗页》合卷,卷末有沈粲题跋,明,纸本,楷书纵29厘米,横14.5厘米;隶书纵23.2厘米,横3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楷书四箴页各页钤“沈度之印”。作品以乌丝界栏,楷法紧结遒丽
- 韩道亨《临兰亭序》册,明,纸本,行书,每页纵24.3厘米,横11.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临《兰亭序》,钤“宝晋斋”朱文印一方。文后作者行书自识一段,言及自王羲之等人兰亭禊会至今1260年来,临
- 迺贤《南城詠古诗帖》卷,元,行楷,纸本,纵23.5厘米,横156.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卷首自题诗序一则,记此次南城出游诸友人姓名,及各自有感而成诗章十六首。时间是“至正十一年秋八月既望”。卷末署
- 赵雍《彰南八咏诗》卷,元,纸本,纵30.8厘米, 横227.9厘米,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钤“仲穆”印。卷前为执柔道人篆书“鄣南八咏”,卷后有刘麟、顾应祥题诗。本幅鉴藏印有“陈子受家珍藏”、“子受秘
- 米芾《苕溪诗》卷,北宋,纸本,行书,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年),时米芾38岁。3
- 传智永曾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罗振玉、内藤湖南
- 赵孟頫《酒德颂》卷,元,纸本,行书,纵28.5厘米,横65.2厘米,19行,书于延祐三年(1316年),赵孟頫时年63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自识:“延祐三年丙辰歲十一月廿一日,爲瞿澤民書。子昂。”
- 沈尹默临怀素小草千字文,书于一九四七年三月三日,沈尹默时年六十有五。沈尹默其书法作品化古人笔意,益为自如。其书不拘一家,功力之深,为当世书家之罕见。图片格式:jpg,无水印图片尺寸约:1900x300
- 钱泳隶书《重修鄞县儒学碑记》,钱梅溪鄞县学台记,该作品醇厚古朴,缪篆入隶,兼具刀之笔意,是其中期隶书风格代表作。图片格式:jpg,无水印图片尺寸约:700x1000,27图文件大小:5.2M原大效果:
- 来楚生隶书《临西岳华山庙碑》,书写年代,资料不详。来楚生隶书个性鲜明、风貌独具。尤得力于汉碑、木简和金农。结体雄健骀荡,纵逸率真,用笔奔放而具藏锋之妙,字形错落生动而无浮滑之感。他的波磔、轻重、长短,
- 任政行书字帖五种,无水印,分别是:任政行书《杜甫秋兴八首》,17图,图片尺寸约:640x1100。任政行书《兰斋宋词行书帖》,52图,图片尺寸约:960x1500。任政行书《唐人绝句选抄》,46图,图
- 任政《隶书字帖》,1972年作,录:鲁迅先生诗七律诗十一首,七绝诗七首。任政幼从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诗文,青箱家学,渊源有自,平生爱书法,六十余年精勤不懈,功力之深,鲜有其匹。善鉴别,富收藏,精
-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jpg高清,小楷。纸本,三百一十六毫米,全文计一百零一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传世墨迹不多。从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
- 康 雍(1931—2003),当代著名书法家,人称二康。出生于辽宁省义县,祖籍河北乐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受家庭的影响,酷爱书画艺术。他早年学习绘画,兼攻书法,五十年代末期,他告别画坛,将精力转
- 邓石如篆书《弟子职》是其去世前一年,六十二岁时所书。就其自身而言,亦最成熟。无论运笔结字,已到人书俱老。其用笔,入笔简而凝重,行笔朴实无华,自然迟滞,收笔不作雕饰,时而有飞白之笔,益显老辣精浑。其结字
- 怀仁《集王圣教序》7种下载,刘铁云本,朱卧庵本,墨皇本等。《集王圣教序》又称《怀仁集王圣教序》,因碑额刻有7尊佛像,亦称《七佛圣教序》,全称《怀仁集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教序(附心经)》。碑文行书,30
- 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琪藏本(高清),唐,楷书,白纸镶边剪裱本,清高士奇,赵怀玉所藏明驸马李琪本。《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
-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楷书,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
- 褚遂良楷书《孟法师碑》,唐岑文本撰,贞观十二年(638)刻,正书碑刻。此碑书法质朴,与《雁塔圣敦》之空明飞动不类,运笔多隶法,与《伊阙佛龛》相近。图片格式:jpg,无水印图片尺寸约:1700x2900
-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十二岁能为辞赋,由于擅长书法,被穆宗李恒看中,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