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相师友;
下联: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对联备注:
(清-张之洞《广雅书院无邪堂联》,张之洞题广州广雅书院无邪堂)
参考注释
其所
[place] 一个合适的或指定的位置
所知
(1) [knowledge]∶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acquaintance]∶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岭南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the area covering Guangdong and Guangxi)provinces] 指中国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一带
东道
(1) [host]∶请客的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
(2) [stand treat]∶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
做东道
(3) 东西;礼品 [thing;gift;present]
送些东道,他便混账开上去。——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道人
(1) [a respectful form of address for a Taoist priest]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monk]∶和尚的旧称
相师
互相学习、仿效。 唐 韩愈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好利之党,相师成风。” 清 薛福成 《西法为公共之理说》:“夫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盖相师者未必无相胜之机。”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
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隋书·百官志》:“太卜署有卜师、相师……助教等员。” 唐 卢肇 《嘲游使君》诗:“莫道世人无 袁 许 ,客子由来是相师。”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笑曰:‘大哥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
经学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宋儒
宋 代的儒者。一般指 宋 代理学家二 程 、 朱熹 等。 明 王世贞 《与陈户部晦伯书》:“其稍上者,即操觚之士,攀 西京 ,躡 大历 ,厌薄 宋 儒,以为不足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宋 儒事事言理,此理从何面推求耶?” 清 江藩 《宋学渊源记》卷上:“苟非 汉 儒传经,则圣经贤传,久坠於地, 宋 儒何能高谈性命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这个又是中了 宋 儒之毒,甚么‘六合之外,存而勿论’。”参见“ 宋学 ”。
理学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
宗旨
[aim; purpose;object;what one is making for] 主导思想;主要旨趣
讲说之日,正标宗旨。——《神僧传》
圣贤
[sage]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聚散随心缘 因果从命达
聚散随心缘
因果从命达
(陈雪松)对联:得句忍不吐; 好古意所耽。
得句忍不吐;
好古意所耽。
(清-陈继昌《集句联》)对联:召太保受遗辅政,惟我公更值艰难,当末命导扬,想两宫陟降之灵,俨虚位而待贤相;
召太保受遗辅政,惟我公更值艰难,当末命导扬,想两宫陟降之灵,俨虚位而待贤相;
左文襄靖乱绥边,傥异地同符勋业,故饰终典礼,举廿年未加之谥,特推恩以宠劳臣。
(清-金恩科《挽张之洞联》)对联: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杨度挽袁世凯)对联: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而后吾知免夫。
(清-翁同和《自挽联》)对联:季汉斗山唐柱石 东瀛统派颖渊源
季汉斗山唐柱石
东瀛统派颖渊源
(台北市:陈荣光题陈氏大宗祠大殿)对联:宏阐净宗惟师为最 高登莲品与佛是亲
宏阐净宗惟师为最
高登莲品与佛是亲对联:一语动长安火烧不尽原上草
一语动长安火烧不尽原上草
十篇警天下言直而切秦中吟
(马萧萧题河南省洛阳市白居易故居)对联:苦心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热情服务建设精神文明
苦心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热情服务建设精神文明对联:四文忠公所师承,林胡事功、欧苏词翰;
四文忠公所师承,林胡事功、欧苏词翰;
两大政真无遗憾,议礼章疏、定策勋名。
(清-李岳蘅《挽张之洞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