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万境俱寂了知四大无我
下联:一心无住照见五蕴皆空
对联备注:
(广东潮安石庵)
对联万境俱寂了知四大无我 一心无住照见五蕴皆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了知
明知;领悟。《宋书·殷琰传》:“ 伦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 宋 杨万里 《至永州城外》诗:“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入 琅琊山 藏经院,得木匣,乃《楞伽经》也。见经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四大
(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无我
[anatta;anatman] 佛教基本教义之一,断言否认灵魂、本体或任何其他先于任何现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质实体的存在
一心
(1) [wholeheartedly;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of one mind;be at one]∶齐心;同心
无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照见
(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
(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藴皆空,本无生死可得。”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说得非常分明,这才可以照见 托尔斯泰 ,而且也照见那以 托尔斯泰 为‘卑污的说教者’的 中国 创造社旧旗下的‘文化批判’者。”
五蕴皆空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
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清-贺君召《云山阁联》;贺吴邨君召自题江苏扬州东园贺园)对联:采花蜂嘴腻; 食柏麝脐香。
采花蜂嘴腻;
食柏麝脐香。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八五二)》)对联:座右图书娱画景 庭前松柏蕴春风
座右图书娱画景
庭前松柏蕴春风
(故宫:乐寿堂)对联:彩笔传情传振兴宿愿 丹霞绘意绘改革新图
彩笔传情传振兴宿愿
丹霞绘意绘改革新图对联: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星河界里星河转
日月楼中日月长
(马一浮赠丰子恺。星河界、日月楼均为丰之居室名)对联:榛莽一丸泥赖名士题碑英雄葬剑
榛莽一丸泥赖名士题碑英雄葬剑
梅花三百树有远山环抱高阁凭陵
(苏州虎丘:陆恢题冷香阁)对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清]广州近郊三眼桥茶亭联)对联:唱采茶又唱采茶莺歌婉转非前调
唱采茶又唱采茶莺歌婉转非前调
酬神愿再酬神愿风景依稀似去年
(萧杏南题湖北英山戏台)对联:保存旧学,启发新知,生有自来,实关运会;
保存旧学,启发新知,生有自来,实关运会;
功在安邦,心劳忧国,死而后己,无愧公忠。
(清-刘嘉琛《挽张之洞联》)对联:献岁金鸡鸣舞庆 迎春紫燕舞祥和
献岁金鸡鸣舞庆
迎春紫燕舞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