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廷议自今,庙食自今,怜庸辈发聩振聋,此事固于今为烈;
下联:一疏千古,一死千古,创奇格成仁取义,先生乃振古所无。
对联备注:
(清-陈文焯《挽吴可读联》)
参考注释
廷议
(1).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时 匈奴 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
(2).指朝廷上的议论。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诗:“夷酋方丧魄,廷议急和戎。”
庙食
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史记·滑稽列传》:“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能信於 南海 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 元 傅若金 《题张齐公祠》诗:“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词》招。”
于今为烈
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中国 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于今为烈’,正是‘在昔已然’。”
千古
(1) [through the ages]∶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forever]∶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zhou1恩1来
千古奇闻
(3) [eternal repose]∶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成仁取义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宋史·文天祥传》:“ 天祥 临刑殊从容……其衣带中有赞曰:‘ 孔 曰成仁, 孟 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媿。’”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兴祖 以一官一邑,成仁取义,得力於义方之训深矣。”
先生
(1) [Mr.]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teacher]∶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doctor]∶医生
振古
远古;往昔。《诗·周颂·载芟》:“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朱熹 集传:“振,极也……盖自极古以来已如此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歷览振古,多同此疾。” 宋 司马光 《请迎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惟陛下天性纯孝,振古无伦。”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书》:“先生自振古以来有数之人,负当今天下之望。”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虚怀宏奬,振古罕有。”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竹鼯花猪春游好读坡仙赋
竹鼯花猪春游好读坡仙赋
莼鲈福蟹秋兴应题杜老诗对联:摩挲碑碣重怀古 俯仰江山一举杯
摩挲碑碣重怀古
俯仰江山一举杯
([沈阳]张邸尘题一杯亭)对联:循吏传已无几人,得我公足光史册;
循吏传已无几人,得我公足光史册;
名宦祠当置一席,令奕叶长奉馨香。
(清-杨彝珍《挽刘燡联》)对联:何处非天眼前正好认识 吾身是理此外更何寻求
何处非天眼前正好认识
吾身是理此外更何寻求
(常熟:耿橘题虞山书院体圣堂)对联:百尺梧桐阁 千年枸杞根
百尺梧桐阁
千年枸杞根
(扬州:百尺梧桐阁,在东关街。清康熙年间汪懋麟读书处,园中有千)对联:渊源溯汉代封侯纵盛名马服交推蒋径清风传自远
渊源溯汉代封侯纵盛名马服交推蒋径清风传自远
祠宇法文公家礼况宸翰龙章宠锡孟河乔木仰弥高
(俞樾题常州孟河蒋氏支祠)对联:千嶂云山围佛界 四时风月入诗囊
千嶂云山围佛界
四时风月入诗囊对联:凭高吊豳国英灵任千古江潮淘不尽孤忠魂魄
凭高吊豳国英灵任千古江潮淘不尽孤忠魂魄
揽胜忆滇池杰阁对八公烟景问何如故里湖山
(朱家宝题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亭)对联:能于细处求精确 惯与时间较短长
能于细处求精确
惯与时间较短长对联:莫辞负钟声关心城市万家闻声各惜阴分寸
莫辞负钟声关心城市万家闻声各惜阴分寸
试登临楼上极目荣山千里直上须来第一层
(自贡:荣县钟楼,荣县乡民于1922年集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