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下联:下临无地上出重霄
对联备注:
(扬州蜀冈:崧骏集句题平山堂)
参考注释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江濑
江滩上的急流。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菊散芳於山椒,鴈流哀於江瀨。” 宋 苏轼 《和张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鸣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纹。”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一叶翩然下江瀨, 青邱 、 方壶 不可期。”
下临
下对;下视。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齐 王巾 《头陁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唐 杜甫 《寄董卿嘉荣》诗:“下临千仞雪,却背五绳桥。”
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重霄
[the highest heavens] 指极高的天空。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九重霄”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是空是色称为诸佛
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是空是色称为诸佛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非去非来故名如来
(福建莆田梅峰寺大佛)对联:党恩深似海 民意重如山
党恩深似海
民意重如山对联:品重圭璋望隆彝鼎 庭植嘉树家藏秘书
品重圭璋望隆彝鼎
庭植嘉树家藏秘书
(翁同龢赠稚衡世大兄)对联:峰从天外飞来见一线光明万壑松涛开觉路
峰从天外飞来见一线光明万壑松涛开觉路
泉自石边流出悟三生因果十方花藏证根源
(王念题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对联:从勤从俭言行一致 笃志笃学德业双馨
从勤从俭言行一致
笃志笃学德业双馨对联:就已然情知未来享 于独居地见大众心
就已然情知未来享
于独居地见大众心对联:新居后倚文头大岭天然毓秀定占瑞气长来
新居后倚文头大岭天然毓秀定占瑞气长来
雅室前朝笔架高峰地势钟灵预卜财源广进对联:绕砌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绕砌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颐和园:光绪题宜芸馆)对联:此地笙歌,恰当韦曲城南,去天尺五;
此地笙歌,恰当韦曲城南,去天尺五;
吾侪觞咏,独是越王台畔,明月三分。
(清-《福州会馆元宵灯联》,北京虎坊桥福州会馆灯联之七)对联:长伸手接娑婆客相随同路
长伸手接娑婆客相随同路
久立地等世上人打夥偕行
(四川成都文殊院弥勒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