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典领三司,会合东都储国用;
下联:勤修六府,循行南亩赡民生。
对联备注:
(清-《奉天户部大堂联》)
参考注释
典领
主持领导;主管。《汉书·王商传》:“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今天下财用窘急无餘,典领之官拘於弊法,内外不以相知,盈虚不以相补。”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 桂姐 ,自从 兰仙 妹妹降生人世,不觉十有六年。他的职掌,花神令你我代为典领。”
三司
(1).指三公。《后汉书·顺帝纪》:“今刺史、二千石之选,归任三司。” 李贤 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渊明 从父太常 夔 尝问 耽 :‘君若在,当已作公不?’答云:‘此本三司人。’” 唐 张说 《和丽妃神道碑铭》:“故坐而论教,则位比三司;动而具赡,则仪型六列者矣。”参见“ 三公 ”。
(2). 唐 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
(3). 唐 宋 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 朱全忠 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续通志·职官四》:“三司起於 唐 末, 五代 特重其职,至 宋 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
(4). 宋 代于 广州 、 明州 、 杭州 置市舶司,主对外贸易,合称三司。《宋史·食货志下八》:“﹝ 熙寧 ﹞九年, 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 、 明 州市舶,诸舶皆隶 广州 一司。令 师孟 与三司详议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九七一年, 太宗 灭 南汉 ,即在 广州 设置市舶司。以后又在 杭州 、 明州 置市舶司,与 广州 合称‘三司’,是 北宋 主要的对外贸易港。”
(5). 明 代各省设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明史·职官志一》:“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穀,其考核则听於府部。”
会合
(1) [join;assemble;converge;meet;bring together]∶聚集到一起
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2) [rendezvous] [航空]∶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东都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 商 代指 商丘 ,在 殷 ( 殷墟 )之东。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 。《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东都 ,以会王之东蒐。” 杨伯峻 注:“ 相土 , 殷商 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 后相 即位,居 商丘 。’则, 相土 之 东都 为今 河南 商丘县 。”一说指 帝丘 (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 西周 指 洛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在 镐京 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诸侯城 成周 ,以为 东都 ,崇 文 德焉。”(3) 东汉 都 洛阳 ,在 西汉 京都 长安 之东。 汉 班固 有《东都赋》。(4) 隋唐 时指 洛阳 。时京都在 长安 。《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 东都 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 显庆 二年十二月﹞丁卯,以 洛阳宫 为 东都 。”(5) 南唐 指 广陵 ,在 建康 之东。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 昇 元 元年﹞以 建康 为 西都 , 广陵 为 东都 。”(6) 元 代指 大梁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 清 侯方域 《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 大都 、 东都 …… 东都 者, 大梁 也。”
(2).代指 东汉 。 唐 韩愈 《荐士》诗:“五言出 汉 时, 苏 李 首更号。 东都 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明 宋濂 《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 周 秦 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 汉 为近古,至於 东都 则渐趋於綺靡。”
(3). 长安 东都门 的省称。 汉 疏广 与侄 受 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 东都门 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 世祖 问 俭 曰:‘谁可继卿者?’ 俭 曰:‘臣 东都 之日,其在 徐孝嗣 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 东都 ,送客 金谷 。” 李善 注引 苏林 曰:“ 长安 东都门 也。”参见“ 东都门 ”。
国用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郑玄 注:“如今度支经用。”《后汉书·袁安传》:“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2).言为国所用。《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杨倞 注:“国赖其言而用也。”《韩诗外传》卷二:“君子谋之,则为国用。”
六府
(1).古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 孔颖达 疏:“府者,藏财之处;六者,货财所聚,故称六府。”《魏书·高闾传》:“重光丽天,晨暉叠旦。六府孔修,三辰贞观。”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是故朝有八政,货食为先;世修六府,土穀在列。”
(2).上古六种税官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 郑玄 注:“府,主藏六物之税者,此亦 殷 时制也。”《墨子·节葬下》:“五官六府。” 孙诒让 间诂:“六府,古籍无明文。《曲礼》‘六府’, 郑 君以为 殷 制,则非 周 法。《左传·文七年》、《大戴礼记·四代篇》并以水火金木土穀为六府,亦非官府。《汉书·食货志》説 太公 为 周 立九府圜法, 颜 注谓即《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等官。若然,天子有九府,六府或亦诸侯制与?”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九门戒楼櫓,六府严关扃。”
(3).即六腑。《庄子·列御寇》:“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 成玄英 疏:“八极三必穷达,犹人身有六府也。”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诗:“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宋 梅尧臣 《樊推官劝予止酒》诗:“每饮輙呕泄,安得六府和?”
(4).指身体的外形。《jin2瓶2梅词话》第二九回:“这位娘子,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六府丰隆,晚岁荣华定取。”
(5).文昌宫之六星。《晋书·天文志上》:“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道。”
(6).古乐章名。《尚书大传》卷一下:“歌《大化》、《大训》、《六府》、《九原》,而 夏 道兴。” 郑玄 注:“四章皆歌 禹 之功。”
循行
(1).巡视;巡行。循,通“ 巡 ”。《墨子·号令》:“大将信人行守,长夜五循行,短夜三循行。”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既而,从轻骑循行田亩,劝民耕农。”
(2).指巡视人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碑补史所不及》:“ 河南 尹下有循行一百三十人, 莲勺 左卿有秩, 池阳 左卿有秩云云,皆史所无。”
(3).品行美好。亦指好的德行。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然则循行论议之士,得不遇于嫉妒之名,免于刑戮之咎者,盖其幸者也。”《汉书·陈汤传》:“ 汤 待迁,父死不犇丧,司隶奏 汤 无循行。”
(4).遵行,照办。《元典章·吏部四·除授送赴各路祗受》:“除授官员,今吏部行下合属勾请,赴都省授除。都省议得,若依前例循行,缘去年奏准听候,若便勾请,各官往復生受。”
谓阅读。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南亩
[field]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民生
[the people’s livelihood] 民众的生计
国计民生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两后在天旋召相; 四民无地不思公。
两后在天旋召相;
四民无地不思公。
(清-邓华熙《挽张之洞联》)对联:小筑仙居是当年宝剑藏精故地
小筑仙居是当年宝剑藏精故地
广为善举体先生金丹济世婆心
(俞樾题苏州吕仙祠)对联: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张之洞题山西太原贡院明远楼,在太原市山西省政府前面)对联:对酒燕市,论文鹄山,廿载以来,旧雨如梦;
对酒燕市,论文鹄山,廿载以来,旧雨如梦;
宿惠蒲鞭,新阴棠舍,五日而去,春风正寒。
(清-李寿蓉《周茀生大令》)对联: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
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对联:巾帼作须眉五夜春婆如梦里
巾帼作须眉五夜春婆如梦里
英雄原儿女九天钧乐听尊前对联:竹阁有诗费尽推敲裁白雪
竹阁有诗费尽推敲裁白雪
松轩文集考成珠玉注青编
(《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御花园)对联:鹭飞闽海好风凭借力 声振厦门精品共争辉
鹭飞闽海好风凭借力
声振厦门精品共争辉对联:老的少的蠢的俏的或往或来不问茶淡茶浓且饮一杯息息心头名利火
老的少的蠢的俏的或往或来不问茶淡茶浓且饮一杯息息心头名利火
士耶农耶工耶商耶莫忙莫速休论亭长亭短暂停片刻谈谈世上古今风
(广西合浦普渡震宫茶亭)对联:白色恐怖赣水寒壮士成仁一片丹心垂青史
白色恐怖赣水寒壮士成仁一片丹心垂青史
红光闪耀江山秀匪首 * 万民称快慰忠魂
(佚名挽陈赞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