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四海生色
下联:五湖呈祥
对联备注:
(《对联集锦》)
对联四海生色 五湖呈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四海
(1) [the whole country]∶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the whole world]∶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unconstrained]∶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生色
(2) [grace]∶增添光彩
要是在过去,现在每年的发现足以使整个世纪生色
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风景谈》
(3) [improvement]∶起色
略有生色
(4) [bright]∶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五湖
(1).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郑玄 注:“ 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 具区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 ,战於 五湖 。” 韦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 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 ,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 、 太湖 、 射湖 、 贵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贡湖 、 胥湖 ,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
(2).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 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苏 长荡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阳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东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 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称 华中 、 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阳湖 、 巢湖 、 洪泽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 ,辅佐 越王 勾践 ,灭亡 吴国 ,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
呈祥
呈现祥瑞。《晋书·元帝纪》:“星斗呈祥, 金陵 表庆。” 宋 杨亿 《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五言六韵》:“灵旗风助顺,黄道日呈祥。”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工仍旧名,合农商为一部;
工仍旧名,合农商为一部;
科守成宪,沿周礼第六官。
(清-吴恭亨《题县署工科联》)对联:绿竹夹清水; 游鱼动圆波。
绿竹夹清水;
游鱼动圆波。
(清-金兆燕《丁头屋联》;金棕亭博士兆燕江苏扬州虹桥西岸丁头屋联。集江淹潘安仁句)对联:志于云上得 人自月中来
志于云上得
人自月中来
(职业婚联 - 科技界)对联:称觞尚忆登堂事 挂剑难为过墓人
称觞尚忆登堂事
挂剑难为过墓人对联: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对联:月侵一帘花景瘦 风摇半榻竹荫凉
月侵一帘花景瘦
风摇半榻竹荫凉对联:得七折八扣功名,举廪举优,这东西居然是味;
得七折八扣功名,举廪举优,这东西居然是味;
仗二分五厘势力,损人损己,那 * 也要发歪。
(清-《嘲裘某联》)对联:大江东去平楚南来一带江山如画
大江东去平楚南来一带江山如画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依稀风韵生秋对联:川源通霁色; 杨柳散和风。
川源通霁色;
杨柳散和风。
(清-金兆燕《微波馆联》)对联:如何不着急着急又如何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如何不着急着急又如何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哪里去逃荒逃荒到哪里但愿苍天开眼绝处逢生
(湖北新洲孔埠萧家大湾萧耀南故居。萧民国初年曾任湖北督军兼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