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随地涌泉源对澄澈一泓莫使纤尘滓渊鉴
下联:隔城看山色祈庄严千佛广施法雨惠苍生
对联备注:
(杨度题济南珍珠泉。滓:使污浊)
参考注释
随地
[anywhere; everywhere] 不拘何地;到处
不可随地吐痰
泉源
(1) [spring head]∶泉水的源头
(2) [fountainhead]∶河流上游处的水源
(3) [wellspring]∶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原因
我们的学院是…人文学和科学的取之不尽的泉源
澄澈
亦作“ 澄彻 ”。1.清澈,水清见底。 晋 王献之 《杂帖》:“ 镜湖 澄澈,清流泻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诗:“澄澈照人胆,深山只一般。” 明 刘基 《活水源记》:“其初为渠时,深不踰尺,而澄彻可鉴。”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2).清亮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墀除兮镜鑑,房櫳兮澄澈。”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阴晦,今岁澄澈将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依韵以答》:“夜凉河汉静无声,澄澈天开万里晴。” 聂绀弩 《奇遇》:“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比刚才晶莹澄澈得多。”
(3).明白。《关尹子·九药》:“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 费密 作《孙徵君传》,只说:‘其学以澄彻为宗,和易为用。’”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 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
(2).犹言一汪。 宋 陆游 《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尘滓
(1) [dirt;dust]∶细小的尘灰渣滓
(2) [trifles in the world]∶比喻世间烦琐的事务
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颜氏家训·勉学》
渊鉴
洞察,明察。《魏书·甄琛传》:“伏惟陛下纂圣前暉,渊鉴幽慝,恩断近习,宪轨唯新。”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庄严
[solemn;dignified;stately] 佛家语。佛家对表相事物,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加强,称为庄严。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法雨
佛教语。喻佛法。佛法普度众生,如雨之润泽万物,故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普雨da2法雨,度无量众生。”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法雨垂空,必致菩萨化身、罗汉混俗以降也。” 清 赵翼 《悯忠寺石坛》诗:“枯骸滋法雨,厉气散朝暾。”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 北朝 法雨之普及,人民崇福之热烈,可於造像一事见之。”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鸟语花香尽是经声佛号 水流风动无非暮鼓晨钟
鸟语花香尽是经声佛号
水流风动无非暮鼓晨钟
(泰州:泰州行宫正殿,在五一路86号)对联:集天下名山大川于寸纸之中时而阅之斯诚美矣
集天下名山大川于寸纸之中时而阅之斯诚美矣
邮世界伟人学者在一匡以内朝夕可见岂不快哉
(许德珩题《国外邮票集锦》)对联:冤等覆盆,在缧绁非其罪也;
冤等覆盆,在缧绁非其罪也;
言难磨玷,鸣钟鼓愿以洒之。
(清-倪星垣《被诬昭雪后唱戏戏台联》)对联:才能济变何须位; 学不宜民枉有官。
才能济变何须位;
学不宜民枉有官。
(清-朱溦《斋联》)对联:福田宗祖种 心地子孙收
福田宗祖种
心地子孙收对联:九州寻好乐 四海觅知音
九州寻好乐
四海觅知音对联:兔隐青纱帐 龙萦白玉堂
兔隐青纱帐
龙萦白玉堂对联:年年岁岁义务植树 世世代代绿化祖国
年年岁岁义务植树
世世代代绿化祖国对联: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清-梁同书《贺袁枚寿联》)对联:好主义好路线好政策般般都好
好主义好路线好政策般般都好
新中国新时代新面貌处处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