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露香红玉树
下联:风绽紫蟠桃
对联备注:
(苏州拙政园:朱彝尊题绣绮亭,在远香堂东侧土山上)
对联露香红玉树 风绽紫蟠桃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香红
指花。 唐 顾况 《春怀》诗:“园鶯啼已倦,树树陨香红。”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双鬢隔香红,玉釵头上风。”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文母有恩言,教扶鸠杖,毋急先征,淑景记梅关,照眼万花迎爱日;
文母有恩言,教扶鸠杖,毋急先征,淑景记梅关,照眼万花迎爱日;
词臣承懿训,正展鸿猷,遽来鹤吊,风诗诵谖背,伤心寸草恋慈云。
(清-方浚师《挽杨庆麟母沈太夫人联》)对联:野色苍茫,回首空余爱国报;
野色苍茫,回首空余爱国报;
鸡鸣风雨,伤心长吊大王魂。
(清-《戏挽“野鸡大王”联》)对联:竹楼北转梅岭南回对此中甸楼台万紫千红争着色
竹楼北转梅岭南回对此中甸楼台万紫千红争着色
五车东藏双龙西蛰听到大声鼓吹横飞直走各因时
(汤老秋题湖南光明山戏台)对联:玉堂修史文皆典; 香案承书望若仙。
玉堂修史文皆典;
香案承书望若仙。
(清-《集字联》)对联: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
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
(白永贞题辽宁本溪铁刹山云光洞)对联:以大寿享大名,山斗人间韩吏部;
以大寿享大名,山斗人间韩吏部;
本实心行实政,乐忧天下范希文。
(清-刘灌训《贺张百熙60寿联》)对联:红茶橙红映日 绿茶碧绿妆山
红茶橙红映日
绿茶碧绿妆山对联:映日红霞浮白马 宜人春色到农家
映日红霞浮白马
宜人春色到农家对联:天生李公,为唐室数百余年社稷;
天生李公,为唐室数百余年社稷;
世称潞国,似汾阳二十四考中书。
(清-胡振平《挽张之洞联》)对联:身经四万日; 眼见三百孙。
身经四万日;
眼见三百孙。
(清-史贻直《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