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大海吸波涛,遗恨难填精卫石;
下联:圣朝多雨露,褒忠常傍水仙祠。
对联备注:
(清-李鸿章《忠悯祠联》)
参考注释
大海
[open sea]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波涛
(1) [great waves]∶江湖海中的da1~1波浪
(2) [billows]∶一种大涌浪,尤指出现在外海的
遗恨
[eternal regret]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精卫
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 发鳩之山 ,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 炎帝 之少女名曰 女娃 , 女娃 游于 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东海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 炎帝 女溺死 东海 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 东海 。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 东海 精卫誓水处,曾溺於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 沧海 。” 南朝 梁 范云 《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明 张煌言 《满江红》词:“青山未筑 祁连 塚, 沧海 犹衔精卫石。”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
圣朝
[one's own royal court] 封建时代称本朝
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雨露
水仙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河伯 。”按,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 伍子胥 为水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称 屈原 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
(2).谓水葬者。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谓之‘水仙’。”
(3).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汎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吴 越 之士,号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宋 陈亮 《诉衷情》词:“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馆》诗:“《水仙》未成调,《广陵》已絶散。”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一曲苍茫奏《水仙》,灵飞鬼啸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杨诚斋 云:世以水仙为金琖银臺。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黄而金色。” 清 黄宗羲 《小园记》:“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种水仙无 灵璧 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后》:“﹝一个女子﹞正低头画那钢琴上摆着的一盆水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水仙》。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世出世情一泉水 住无住心半峰云
世出世情一泉水
住无住心半峰云
(升泰题杭州灵隐寺冷泉亭)对联:觉世聪明,伯仲伊吕; 匡时经济,兴隶恒荣。
觉世聪明,伯仲伊吕;
匡时经济,兴隶恒荣。
(清-叶守纲《贺张百熙60寿联》)对联:万古独成,白下传来真事业;
万古独成,白下传来真事业;
千秋一诀,苍生从此吝恩施。
(清-陈航《挽曾国荃联》)对联:文范仰先生依然东汉德星有光祖庙
文范仰先生依然东汉德星有光祖庙
孙谋诒后嗣长此南天耀日继照吾宗
(广东陈氏书院)对联:以首揆奉耄耋亲,汉廷视冯勤,唐室视赵隐;
以首揆奉耄耋亲,汉廷视冯勤,唐室视赵隐;
颁手诏表珩璜德,义方征左氏,淑慎征毛诗。
(清-方浚师《代张丙炎挽李鸿章母联》)对联:万言传百代 一字足千秋
万言传百代
一字足千秋
(马萧萧题《当代诗词名人名句选》)对联:坐观楼百尺 三面种新茶
坐观楼百尺
三面种新茶对联:欲向伊川买泉石 便同尔雅注虫鱼
欲向伊川买泉石
便同尔雅注虫鱼
(苏州虎丘:伊川:在今河南省)对联:灼灼辉辉却似霞飞绛绮 煌煌烨烨就如电掣红绡
灼灼辉辉却似霞飞绛绮
煌煌烨烨就如电掣红绡对联:为中兴作柱石臣,外辑内绥,薄海共游春浩荡;
为中兴作柱石臣,外辑内绥,薄海共游春浩荡;
与令孙结文字友,山颓斗陨,小儒惟有涕纵横。
(清-萧霖澍《挽曾国荃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