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四山滴翠环初地;
下联:一路听泉到上方。
对联备注:
(清-朱伦翰《上方广寺联》;天台山:朱伦瀚。初地:佛家称寺庙为初地;上方:天台山上方广寺)
对联四山滴翠环初地; 一路听泉到上方。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滴翠
[green;verdant] 极言翠绿的程度,像要滴下水来的样子
滴翠的荷叶
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一路
(1) [all the way]∶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throughout the journey]∶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of the same kind]∶同一类
一路货
(4) [take the same route;go the same way]∶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together]∶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single file]∶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上方
(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
(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jin1瓶1梅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儿·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叶疏鐘下界闻。”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瑞塔临初期,金舆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凉寺》诗:“白寺荒湾略艤舟,携笻来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归寺》诗:“暝色延归路,云中见上方。” 潘飞声 《题孝耕崇效寺楸阴感旧图》诗:“南来弹指又沧桑,斜日疏鐘听上方。”
(5).上邦,大国。《西游记》第二八回:“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
(6).上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们以为她应当马上向上方报告,不应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汉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汉书·佞倖传·董贤》:“下至 贤 家僮僕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8).同“ 尚方 ”。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明史·徐阶传》:“帝察 阶 勤……召直 无逸殿 ,与大学士 张治 、 李本 俱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饌。”《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9).上方剑的简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军威奋激人心痒,前旌未至声至往。” 清 陆次云 《圆圆传》:“时 闯 师将迫畿辅矣,帝急召 三桂 对平臺,锡蟒玉,赐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关 。”参见“ 上方剑 ”。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义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非般若蜜多心
(开封:相国寺大雄宝殿。四大:指地、水、火、风)对联:语似春风吹暖千家万户 心如炉火映红四面八方
语似春风吹暖千家万户
心如炉火映红四面八方对联:海舶前朝有; 江楼尽夜閒。
海舶前朝有;
江楼尽夜閒。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九六一)》)对联:耳郡寓三年得符黎载酒题诗风流仍旧
耳郡寓三年得符黎载酒题诗风流仍旧
眉州分一席开邱海文庄忠介教泽常新
(苏骏烈题海南东坡书院)对联:和声鸣盛 感物通灵
和声鸣盛
感物通灵
(歌舞厅)对联:进入求知宝库 攀登科学高峰
进入求知宝库
攀登科学高峰对联:世外风云争入眼 汉家兴废总关情
世外风云争入眼
汉家兴废总关情
(南阳:林从龙题卧龙岗三顾堂)对联:栽花种草装点庭院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栽花种草装点庭院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对联: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江苏启东集庆庵)对联:自笑餐毡典属国; 难邀骂座灌将军。
自笑餐毡典属国;
难邀骂座灌将军。
(清-岑雨岩《集苏轼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