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红烛夜深观博议;
下联:绿窗风静咏周南。
对联备注:
(清-陆兰生《贺祝庆年婚联》)
对联红烛夜深观博议; 绿窗风静咏周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红烛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像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博议
全面详尽地讨论或评议。《汉书·沟洫志》:“且水势各异,不博议利害而任一人,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南齐书·神武纪下》:“ 神武 乃集在州僚佐,令其博议,还以表闻。” 宋 王得臣 《麈史·国政》:“议者以为祖宗时,凡建一事,施一令,必下侍臣博议。”
周南
(1).《诗·国风》之一。后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 陕西 、 河南 、 湖北 之交的民歌,颂扬 周 德化及南方。 汉 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请观於 周 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 杜预 注:“《周南》《召南》,王化之基。”《后汉书·郎顗传》:“《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 宋 黄庭坚 《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之一:“草《玄》不妨準《易》,论《诗》终近《周南》。”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扫胡尘干戈收敛,《周南》化风行草偃。”亦用为最有教化的地区。 唐 张继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诗:“不改 周南 化,仍分 赵 北忧。”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三:“ 周南 风俗 汉 衣冠,五色云中忆驻鑾。”
(2).代称 周公 。因 成周 以南之地为 周公旦 的采邑,故称。《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元宰比肩於 尚父 ,中鉉继踵乎 周南 。” 李善 注:“ 毛 《诗序》曰:‘《周南》言化自此而南。’故繫之 周公 。” 刘良 注:“ 周南 , 周公 也。”
(3).地名。指 成周 (今 河南 洛阳 )以南。《韩非子·说林下》:“ 周南 之战, 公孙喜 死焉。”一说即 洛阳 。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注。
(4).《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嵗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无阶封禪,空嘆息於 周南 ;絶望 夏臺 ,竟栖迟於 汉 北。” 唐 杜甫 《晴》诗之二:“回首 周南 客,驱驰魏闕心。”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永怀故事,难求 汶上 之图;独远清尘,方嘆 周南 之滞。” 宋 刘克庄 《再和实之<读邸报>》诗之二:“留落 周南 众,萧条 冀 北空。”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守家劳玉狗 致富有金豕
守家劳玉狗
致富有金豕对联:笑这些小孩儿徒然多事 容之以大肚子便是上乘
笑这些小孩儿徒然多事
容之以大肚子便是上乘
(彭大侠题弥勒佛)对联:金花玉屑 翠色冷光
金花玉屑
翠色冷光对联:洛筹福纪庆洪延,象叶居中建五;
洛筹福纪庆洪延,象叶居中建五;
乾筴祥符征顺叙,功侔则大函三。
(清-《宁寿宫右门春联》)对联:任他名利热场临湖亦淡 到此清凉世界有句皆仙
任他名利热场临湖亦淡
到此清凉世界有句皆仙
(姚滨臣题南京莫愁湖六宜亭)对联: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 更尽一杯酒举首高歌
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
更尽一杯酒举首高歌对联:听遍地豪歌征人添虎劲 看漫天彩霞战马长精神
听遍地豪歌征人添虎劲
看漫天彩霞战马长精神对联:世纪逢千禧 联坛舞百龙
世纪逢千禧
联坛舞百龙
(马萧萧2000年10月20日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廖碧峰《千禧百龙联》)对联:鹊唱晨祝周岁喜 家欢风送众亲临
鹊唱晨祝周岁喜
家欢风送众亲临
(庆周岁)对联: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
般若慈源觉海原无异派水
菩提元路德山相见别峰云
(北京 雍和宫永佑殿。般若:智慧;觉海:指领悟“真理”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