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溢重闱,看几辈玉树琼枝,尽涵育太和气象; 筵开寿母,借一阕燕歌赵舞,好报答九十春光。
对联全文
上联:喜溢重闱,看几辈玉树琼枝,尽涵育太和气象;
下联:筵开寿母,借一阕燕歌赵舞,好报答九十春光。
对联备注:
(清-蒋挹浮《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参考注释
重闱
(1).重重宫门。指深宫。《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古之圣王,所以潜处重闈之内而知万里之情……任贤之功也。”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酬宴应制》:“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闈。”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圣明纂绪,宗社又安,怡愉重闈,共享天下养。”
(2).闺门。《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闈。”
(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尊重闈而濡浹於庆施。” 明 何景明 《寿罗山胡侍御》诗:“更喜绣衣经故里,遥看綵服拜重闈。” 清 赵翼 《蒋心馀孙立中来谒感赋》诗:“报 刘 更听重闈老,存殁相关泪满巾。”
玉树琼枝
(1).形容树木华美。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闕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冰心 《集外·庄鸿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
(2).喻贵家子弟。 明 杨珽 《龙膏记·砥节》:“愁肠种种,种种难消受。我是玉树琼枝,到做风中飞柳,堪忧。”
涵育
涵养化育。《宋书·顾觊之传》:“夫圣人怀虚以涵育,凝明以洞照。”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乾元广运,涵育无垠。”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六日》:“盖我国家列圣相承,德威所暨,罔间内外,煦濡涵育,泽及羣萌。”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气象
(1) [meteorology]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atmosphere]∶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scenary]∶景色,景象
江山气象
(7) [sign;indication]∶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寿母
(1).祝母长寿。《诗·鲁颂·閟宫》:“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 郑玄 笺:“ 喜公 燕饮於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2).使母长寿。 汉 焦赣 《易林·姤之无妄》:“《关雎》淑女,贤妃圣偶;宜家寿母,福禄长久。”
(3).长寿的母亲;对老母的尊称。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归来堂上拜寿母,宾车塞破 甘泉坊 。”《宋史·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明 刘基 《寿萱堂记》:“ 余君 丰于家而得寿母以养之。”
一阕
(1).犹言一任(官职)。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且凡四海之内者,圣人之所以遗子孙也;官位职事者,羣臣之所以寄其身也。传子孙者,思安万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汪继培 笺:“一闋,犹今言一任。”
(2).一度乐终,亦谓一曲。 宋 欧阳修 《晚泊岳阳》诗:“一闋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元史·礼乐志五》:“齐声舞前曲一闋,乐止。”
燕歌赵舞
(1).古 燕 赵 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寳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2).用以形容文辞美妙。《新唐书·文艺传上·骆宾王》:“ 开元 中, 説 与 徐坚 论近世文章, 説 曰:‘…… 阎朝隐 如丽服靚粧, 燕 歌 赵 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
报答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
(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
(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甘做园丁为祖国添秀 愿化新雨给桃李送春
甘做园丁为祖国添秀
愿化新雨给桃李送春对联:治狱有阴功,东海于公真厚德;
治狱有阴功,东海于公真厚德;
长生留妙诀,南昌梅尉是仙班。
(清-周嘉璧《贺王某司狱寿联》)对联:虎去犹留猛劲 兔来更显捷才
虎去犹留猛劲
兔来更显捷才对联: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末之难矣;
公生明,廉生威,果哉末之难矣;
礼制心,义制事,必也使无讼乎。
(清-左斗才《益阳县署门联》)对联:中兴之后,维新之初,临大事,决大疑,当代忠纯自千古;
中兴之后,维新之初,临大事,决大疑,当代忠纯自千古;
世变方殷,立宪方始,建奇功,定奇策,同朝耆旧更谁人。
(清-周震鳞《挽张之洞联》)对联:命也何如,无禄竟难沾薄禄;
命也何如,无禄竟难沾薄禄;
天乎欲问,广文可许作修文。
(清-罗士琳《挽张铸台联》)对联:道启东南一代师儒光俎豆
道启东南一代师儒光俎豆
学宗洛闽四方贤哲共烝尝
(刁承祖题江苏东林书院道南祠)对联:池浴文禽,从罗含梦里飞来,览德苑林翔吉羽;
池浴文禽,从罗含梦里飞来,览德苑林翔吉羽;
冈鸣翙凤,向刘协笔端拈出,迁乔阿阁听和声。
(清-孙尔准《凤池书院联》,孙平叔宫保题凤池书院联)对联:参术功多回造化 葫芦品贵辩君臣
参术功多回造化
葫芦品贵辩君臣对联:大德实生成跻斯民于仁寿
大德实生成跻斯民于仁寿
慈心通造化拯下土之灾祲
(泰州:都天行宫正殿,礼唐开元末安禄山叛乱时,死守睢阳的将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