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大士滴水入洞
下联:诸侯戴露朝天
对联备注:
(纪昀即景题联。“大士”谐“大柿”;“诸侯”谐“诸猴”)
对联大士滴水入洞 诸侯戴露朝天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滴水
(1).滴注漏壶之水。 唐 李贺 《李夫人》诗:“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参见“ 滴漏 ”。
(2).谓房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翰林 拱手立在厅前滴水下,叫管家请轿。”
(3). 傣族 风俗。用器皿盛水往下滴,表示祝福。《中国民间故事选·画神多兰嘎》:“他也来到锣鼓喧天的缅寺,但他不在那里祈祷,也不在那里滴水,他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盯住进出缅寺里的人的面孔。” 岩迭 等《召树屯》七:“沿路都是百姓,跪在地上为他们‘滴水’。”
(4).中式瓦名。一端有下垂的边,盖房时置于檐口。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造瓦﹞与造砖同法,其垂于簷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皆人工逐一做成,载于窰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诸侯
[the feudal princes;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朝天
(1).朝见天子。 唐 王维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张孝祥 《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李攀龙 《元日早朝》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跡 夔龙 近法筵。”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
(2).朝见天帝。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范成大 《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惟有仙人丹灶畔,不知今夕是何年。” 庆余 《成都月市竹枝词》:“一步朝天须一拜,恨郎腰瘦太苗条。”
(3).向上;向天空方向。《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走至后营,见 飞虎 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朱自清 《执政府da7屠7杀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不共世人争得失 须逢精鉴定妍媸
不共世人争得失
须逢精鉴定妍媸对联:要去参说什山深水冷 适相遇不怕土旷人稀
要去参说什山深水冷
适相遇不怕土旷人稀对联:星光上耀三台,旋乾转坤,骑尾西归遗矩范;
星光上耀三台,旋乾转坤,骑尾西归遗矩范;
电信遥传万里,山颓木坏,举头北望失仪型。
(清-何殿材《挽张百熙联》)对联:猛虎三杯山里醉 蛟龙两盏海中眠
猛虎三杯山里醉
蛟龙两盏海中眠对联:二水三山常在眼 一僧七子俱多情
二水三山常在眼
一僧七子俱多情
(南京:夏寿田题清凉山扫叶楼。一僧七子:指明末清初之“金陵八家”)对联:自性无所有 智慧靡不周
自性无所有
智慧靡不周
(《华严集联》弘一法师李叔同辑)对联:云翻衡岳雾锁洞庭九万里锦绣河山揽胜须从何地始
云翻衡岳雾锁洞庭九万里锦绣河山揽胜须从何地始
跸驻楚原龙蟠湘水五千年文明历史寻根都向此间来
(古长龙题湖南炎陵县炎帝陵门联)对联:亦要大班,有钱时方能做得;
亦要大班,有钱时方能做得;
何嫌小戏,居乡下莫去认真。
(清-廖厚初《每年做人戏,今年做木戏,自拟》)对联:寿添沧海日 松祝小春天
寿添沧海日
松祝小春天对联:苇蓑犹泊钓 林斧不闻樵
苇蓑犹泊钓
林斧不闻樵
(《红楼梦》第50回,芦雪庵即景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