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除夕楹联红未褪
下联:上元火树花又开
对联备注:
(儒夫子/元宵节联)
参考注释
除夕
[New Year’s Eve] 元旦前夜
楹联
[couplets hung on the pillars of a hall] 挂或贴于楹柱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上元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
(2).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 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3).旧以六十年为一甲子,讲阴阳五行的人以三个甲子共一百八十年为一周,称其中的第一个甲子为“上元”。
(4).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唐 王勃 《七夕赋》:“ 上元 锦书传宝字, 王母 琼箱荐金约。”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西海宴 王母 ,北宫邀 上元 。”
(5).指上天、太空。 唐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6).指帝王。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握斗调元化,持衡佐上元。”
火树
(1).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晋 傅玄 《庭燎》诗:“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 唐 白居易 《山枇杷花》诗:“火树风来翻絳燄,琼枝日出晒红纱。” 清 陈维崧 《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诗:“万点水花笼夜碧,半巖火树落春红。”
(2).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贾实斋宪使》:“逼岁欲造火树,正需此(指火药),愿转乞少许。”
(3).比喻繁盛的灯火。 唐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看灯》诗:“ 蓟门 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宋 张宪 《鹊桥仙》词:“星桥火树, 长安 一夜,开红莲万蕊。”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二:“凤蹴灯枝开夜殿,龙衔火树照春城。” 陈毅 《初游青岛》诗:“巨舰泊海中,火树花若燃。”
(4).红珊瑚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变红色者为上, 汉 赵佗 谓之火树是也。”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悉使众生离诸苦 普于十方演妙音
悉使众生离诸苦
普于十方演妙音对联:五谷丰登银蛇载誉去 百花争艳金马踏春来
五谷丰登银蛇载誉去
百花争艳金马踏春来对联:思天下有饥者; 非正命而死之。
思天下有饥者;
非正命而死之。
(清-宋教仁《挽杨君谋联》;宋教仁挽杨君谋,赈灾演出时被同台演员误伤而死)对联:爆竹一声喜送巳蛇留庶绩
爆竹一声喜送巳蛇留庶绩
华灯万盏欣迎午马展嘉猷
(马年春联)对联:最难我辈少年时莫放余闲好料量秋冬干戈春夏籥乐
最难我辈少年时莫放余闲好料量秋冬干戈春夏籥乐
此是古人读书处且寻芳躅须记取司马论史公羊传经
(南京:严贯题钟山书院)对联:水鸟树音咸宣佛法僧宝 云霞山色尽显毗卢遮那
水鸟树音咸宣佛法僧宝
云霞山色尽显毗卢遮那
(谛闲题宁波慈溪白云庵安乐林)对联:百里才疏勤补拙; 一官俸薄俭能廉。
百里才疏勤补拙;
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姚步瀛《慈利县斋联》)对联:地当韦杜城南鼓吹休明共效讴歌来日下
地当韦杜城南鼓吹休明共效讴歌来日下
人在枌榆社里风流裙屐悦携丝竹到山阴
(北京浙绍乡祠戏台)对联:尔无文字当安命; 我有儿孙要读书。
尔无文字当安命;
我有儿孙要读书。
(清-沈涵《湖南学使院联》,福建沈心斋涵学使题联。简而有味。)对联: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