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春节迎春春联添春色
下联:国人报国国力显国威
对联春节迎春春联添春色 国人报国国力显国威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春节
(1) [the Spring Festival]∶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盛大节日
(2) [spring]∶春季
迎春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mao4泽4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参见“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春联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
春色
(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
(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国人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内的人。《周礼·地官·泉府》:“国人郊人从其有司。” 贾公彦 疏:“国人者,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也。”《左传·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帅国人盟于大宫。”《史记·伯夷列传》:“ 叔齐 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民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
(2).国内之人,全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 唐 韩愈 《题楚王庙》诗:“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 昭王 。”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义而不以为劳;朋友国人,化其节而不以为异。”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
报国
[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为国家竭诚效力
国力
[national power(or strength,might)]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卫生等发展水平的总和
国威
[national power and influence;national prestige] 国家的名望声威。也指军力而言
大振国威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宋史何妨称叛宋; 周亲毕竟欲存周。
宋史何妨称叛宋;
周亲毕竟欲存周。
(清-但明伦《建隆寺李重进祠龛联》;扬州:建隆寺)对联:大泽龙伏藏远志 莽原蛇蜕蕴生机
大泽龙伏藏远志
莽原蛇蜕蕴生机对联:五柳成阴移栗里; 一桃如斗得绥山。
五柳成阴移栗里;
一桃如斗得绥山。
(清-何元普《题赠联》)对联:回首十五年琳琅成果足珍惜
回首十五年琳琅成果足珍惜
展眸廿一纪灿烂征途有大为
(马萧萧1999年11月6日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15周年及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作者自注: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我有所预感,故用了“珍惜”二字,以相警劝。)对联:与子瞻生同里、官同方,吏治诗材称伯仲;
与子瞻生同里、官同方,吏治诗材称伯仲;
伴和靖寓相邻、殡相近,湖波山色乐神仙。
(清-《挽汪仲洋联》)对联:继乃兄以治江南,武纬文经,有如金玉;
继乃兄以治江南,武纬文经,有如金玉;
后阿咸而辞冀北,内安外靖,无忝功勋。
(清-李光裕《挽曾国荃联》)对联:鼎甲系连元,历数前代名儒,十有四人君最后;
鼎甲系连元,历数前代名儒,十有四人君最后;
养疴曾七载,归卧相公旧地,两无一面我真愚。
(清-郑献甫《挽陈继昌》)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吴迈题岳飞墓,在岳王庙中)对联:轻舟到青祁看湖光潋滟峦影空濛畅好似圣因风景
轻舟到青祁看湖光潋滟峦影空濛畅好似圣因风景
名园倚绿水羡家足稻梁手移蒲柳愿常过何氏山林
(无锡太湖:陈宗彝题蠡园)对联:众皱峰如能变化 太空云与作沉浮
众皱峰如能变化
太空云与作沉浮
(颐和园:铜亭,位于佛香阁下面,亦称宝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