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云从百丈潭中起;
下联:雨向九重天上来。
对联备注:
(宋-丁大全《句》)
对联云从百丈潭中起; 雨向九重天上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云从
(1).语出《诗·齐风·敝笱》:“ 齐子 归止,其从如云。”后用“云从”比喻随从之盛。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连国云从,宏论风行。” 宋 刘过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甌,光映几案。”
(2).借指随从者。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遂使 盟津 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 羑里 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九重天
(1).古人认为天有九层,因泛言天为“九重天”。《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引 宋善威 诗:“月落三株树,日映九重天。”《封神演义》第二回:“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败兵随地拥。” 李瑛 《我们的飞机》诗:“等信号,一步跨上九重天,回头看,全国人民望着你!”
(2).指帝王或朝廷。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阳 路八千。”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覲九重天。”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稳请受着九重天雨露恩和宠。”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上来
(1) [up to;come up]∶从低处到高处
跳上来了
抬上来了
(2) [get near]∶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趋近于某处。带名词时,动词和“上来”中间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围上来一群人
(3) [reach higher organization]∶表示人员或事物随动作由较低部门(层)到较高部门(层)
你是什么时候调上来的
(4) [be able to do]∶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动词和“上来”中间常加“得、不”。动词限于“说、唱、学、答、背、叫、念”等少数几个
(5) [gradually]∶表示状态发展,兼有范围逐渐扩大的意思。形容词限于“热、凉、黑”等少数几个
暖气片慢慢热上来了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浪翻南海潜龙至 风振紫霄翔凤归
浪翻南海潜龙至
风振紫霄翔凤归对联:汝性最聪明,曾伴阿兄吟柳絮;
汝性最聪明,曾伴阿兄吟柳絮;
甥行皆幼弱,忍看若辈著芦花。
(清-路德《挽妹联》)对联:山盛川冲,受兹介福; 辕萌壤叟,同我太平。
山盛川冲,受兹介福;
辕萌壤叟,同我太平。
(清-《乾隆80万寿联》)对联:生平无汗血功,两番手奠乾坤,定策扶危资荩画;
生平无汗血功,两番手奠乾坤,定策扶危资荩画;
时事值艰难会,一日身骑箕尾,江深汉广泣秋涛。
(清-闵豸《挽张之洞联》)对联:金柳若摇燕莺欲语 银花如绽蝴蝶相寻
金柳若摇燕莺欲语
银花如绽蝴蝶相寻对联:峰巅片石留三国 槛外长江咽六朝
峰巅片石留三国
槛外长江咽六朝
(镇江北固山:沈德潜题甘露寺,位于北固山后峰,相传建于三国东吴)对联:玉照中闺,觞传北海; 河润九里,春盎一门。
玉照中闺,觞传北海;
河润九里,春盎一门。
(清-梁卓如《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对联:心肠儿女,肝胆英雄,书画寄余闲,一颗图章留本色;
心肠儿女,肝胆英雄,书画寄余闲,一颗图章留本色;
根底秀才,勋猷元老,河山资保障,千秋史笔有灵光。
(清-盛元音《挽彭玉麟联》)对联:犬画红梅臻五福 鸡题翠竹报三多
犬画红梅臻五福
鸡题翠竹报三多对联:义气薄云天生不二心汉先主
义气薄云天生不二心汉先主
忠肝贯金石后有千秋岳鄂王
(上海:恽季申题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