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育四有新人红烛莹莹秉圣道
下联:尊三个面向夭桃绰绰辉杏坛
对联备注:
(闽宜 中国楹联第一城应征联选)
参考注释
新人
(1) [people of a new type;new personality]∶新出现的人物
(2) [bride]∶新娶的妻子,对先前的妻子而言;或新嫁的丈夫
红烛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像奇新,语言形象生动。
莹莹
水珠莹莹
圣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 宋 陆游 《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 八正道 ”。
三个面向
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民日报》1984.5.6:“‘三个面向’要求我们在办学思想上摒弃一些旧的观念,在改革上进行一些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
夭桃
(1).《诗·周南·桃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二:“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开满枝。”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东风澹荡摇晴烟,城西夭桃红欲然。” 许地山 《你为什么不来》:“在夭桃开透,浓荫欲成的时候,谁不想伴着他心爱的人出去游逛游逛呢?”
(2).喻少女容颜美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夭桃而乃越 姮娥 ,艷质而休夸 妲妃 。” 唐 崔珏 《有赠》诗之二:“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 清 汪懋麟 《送树百给事使闽》诗:“ 吴越 富好女,双颊燃夭桃。”
(3).《诗·周南·桃夭》诗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若使俺有机会呵,直待要咏《夭桃》诵《摽梅》。”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咏《夭桃》虽则有时,叹‘匏瓜’终当无匹。”
绰绰
(1).宽裕貌。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然跨西南一隅,与 吴 魏 抗国,提卒数万,绰绰乎去留无我枝者,是亦善为兵矣。”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满盘机器,其事件不下千百万。以一人转捩之而绰绰然矣。”
(2).舒缓貌。 唐 张祜 《筝》诗:“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唐 李贺 《洛姝真珠》诗:“ 真珠 小娘下清廓, 洛 苑香风飞绰绰。”
杏坛
[educational circles] 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半生豪气销杯酒; 垂老愁怀托砚田。
半生豪气销杯酒;
垂老愁怀托砚田。
(清-叶绥祖《自挽联》)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 旭日初临客早来
金鸡未唱汤先热
旭日初临客早来对联:原以一人治天下; 不以天下奉一人。
原以一人治天下;
不以天下奉一人。
(清-胤禛《皇宫西暖阁联》)对联:开辟真机细缊无滞 元宗妙道色相俱空
开辟真机细缊无滞
元宗妙道色相俱空
(台南市:开元寺)对联:金鸡一唱千门晓 绿柳千条四海春
金鸡一唱千门晓
绿柳千条四海春对联:大富贵亦寿考,宜子孙羌无遗憾;
大富贵亦寿考,宜子孙羌无遗憾;
泰山颓梁木坏,哲人萎曷禁哀思。
(清-峰焘《挽郭嵩焘联》)对联:三晋英灵笃生夫子 四时报赛先酌乡人
三晋英灵笃生夫子
四时报赛先酌乡人
(上海:恽季申题关帝庙)对联:少不如人何况老; 身将终隐又焉文。
少不如人何况老;
身将终隐又焉文。
(清-张九徵《厅联》)对联:岁岁辞旧岁往岁逊今岁 春春迎新春来春胜今春
岁岁辞旧岁往岁逊今岁
春春迎新春来春胜今春对联:才路广辟激扬九州生气 国门大开吐纳四海浪潮
才路广辟激扬九州生气
国门大开吐纳四海浪潮
(马萧萧1984年春改革开放有感。作者自注:此联曾在深圳楹联学会成立时作为贺联赠之,也曾抄赠《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