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太平之时,以不鸣条而瑞应;
下联:君子之德,在乎偃草而令行。
对联备注:
(清-陈澧《风神庙联》)
参考注释
太平
[peace and tranquility]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以不
见“ 以否 ”。
鸣条
(1).风吹树枝发声。《古文苑》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晋 成公绥 《啸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宋 梅尧臣 《和人喜雨》:“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二》:“微风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颺鸣条以流响,希 越 鸟之来栖。” 晋 陆机 《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3).古地名。在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 北,相传 商汤 伐 夏桀 战于此地。又名 高侯原 。《书·汤誓序》:“ 伊尹 相 汤 伐 桀 ,升自 陑 ,遂与 桀 战于 鸣条 之野,作《汤誓》。” 孔 传:“地在 安邑 之西。”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一:“ 鸣条 之役,万举必全。”
瑞应
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西京杂记》卷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草木鸟兽之珍不可一二数,一时君臣称颂,祥瑞盖无虚月,然……邦国丧乱,父子迁播,所谓瑞应又如此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又宝璽之出,正当皇 元 圣天子六合一统之时,宫车晚出之近朝,以见天心正为继体之君设也,此瑞应之兆二也。”
君子
(1) [gentleman]∶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在乎
(1) [be determined by]∶在于
进步完全在乎自己努力
(2) [mind; care about; take to heart]∶放在心上;介意
对这一点,他倒不十分在乎
偃草
(1).风吹草倒。《晋书·索靖传》:“举而察之,又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
(2).比喻道德教化见成效。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晋书·潘尼传》:“学犹蒔苗,化若偃草。”
(3).比喻教令迅速下行。 宋 王禹偁 《大阅赋》:“申军令於偃草,揭灵旗於画荆。”参见“ 偃风 ”。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串户走村替群众裁裁剪剪
串户走村替群众裁裁剪剪
翻山越岭为人民补补修修对联:兰桂腾芳开寿域 儿孙英俊继家声
兰桂腾芳开寿域
儿孙英俊继家声对联:马蹄留胜迹 羊毫谱新歌
马蹄留胜迹
羊毫谱新歌对联:老去功名余白发 春来归梦满青山
老去功名余白发
春来归梦满青山
(练高、何景明)对联:老子婆娑看儿曹整顿乾坤当代重逢王海日
老子婆娑看儿曹整顿乾坤当代重逢王海日
吾皇神武安天下扫除纷乱家祭无忘陆放翁
(李鸿章自挽。王海日:王守仁之父)对联:年享高龄椿萱并茂 时逢盛世兰桂齐芳
年享高龄椿萱并茂
时逢盛世兰桂齐芳对联:人心关治乱; 天意识忠奸。
人心关治乱;
天意识忠奸。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八一四)》)对联:古香披拂图书润 元气冲融物象和
古香披拂图书润
元气冲融物象和
(故宫:乾隆题景阳宫)对联:月色如故 江流有声
月色如故
江流有声
(长江:东坡赤壁二赋堂)对联:秋月晚生丹桂宝 春风新长紫兰芽
秋月晚生丹桂宝
春风新长紫兰芽
(晚年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