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脚色 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
对联全文
上联:尧舜生汤武净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脚色
下联:日月灯云霞彩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大戏台
参考注释
尧舜
(1) [Emperors Yao and Shun]∶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2) [saint;sage]∶泛指圣人
武净
[“the painted face” playing acrobatic fighting in Chinese operas] 亦称“武花脸”,净角一种,在戏曲中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
桓文
春秋 五霸中 齐桓公 与 晋文公 的并称。《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后汉书·皇甫嵩传》:“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 桓 文 之事也。”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节制非 桓 文 ,军师拥熊虎。”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几多
[how many]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脚色
(1) [rol]∶演员扮演的戏剧中人物
(2) [official post]∶差事;职务
当个极苦的脚色
(3) [a type of person]∶某一类型的人物
他是一个通文不通道的脚色
(4) [origin]∶来历;底细
去查一查他的脚色
日月
(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云霞
[rosy clouds]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雷鼓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1.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郑玄 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周礼·春官·大司乐》:“靁鼓靁鼗,孤竹之管, 云和 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文选·张衡<东京赋>》:“雷鼓鼝鼝,六变既毕。” 薛综 注:“雷鼓,八面鼓。”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雷皷八面,龙旂九斿。”
(2).小鼓。犹今之拨浪鼓。《元史·礼乐志二》:“雷鼓二,制如鼓而小,鞔以马革,持其柄播之,旁耳自击,郊祀用之。”
(3).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杨倞 注:“雷鼓,大鼓,声如雷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4).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挂在 会稽 城门上的鼓。 清 钱谦益 《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挥洒剡藤成五色,鏗鍧雷鼓有餘音。”参见“ 雷门 ”。
(6).指雷,雷声。《管子·内业》:“不言之声,疾於雷鼓;心气之形,明於日月。”《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李善 注:“混混庉庉,波浪之声也。《越絶书》:‘ 越王 勾践 曰:浩浩之水,声音若雷霆。’”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 明 夏完淳 《观涛》:“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按, 屏翳 ,雷神名。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 擂 ”。 三国 魏 曹操 《船战令》:“雷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
宇宙
(1) [in the universe]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戏台
[stage] 舞台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眼里耳里鼻孔里许你别通消息
眼里耳里鼻孔里许你别通消息
类堕随堕尊贵堕不可犯着锋芒对联:负天地浩然之气,荡寇降魔,伯仲有谁如,秋草雨花台亦古;
负天地浩然之气,荡寇降魔,伯仲有谁如,秋草雨花台亦古;
是国家柱石之臣,归真返璞,英灵何处去,大江南北水长流。
(清-唐树楠《挽曾国荃联》)对联:对月转思残醉后; 看花好待晚妆时。
对月转思残醉后;
看花好待晚妆时。
(清-《赠妓联》)对联: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俯瞰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谁作砥柱中流激愤一腔忠义
(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捉月台)对联:不分伯仁由我死 再交公瑾待他生
不分伯仁由我死
再交公瑾待他生
(汤化龙挽田君枫)对联:贾谊祠前泪; 安期石上云。
贾谊祠前泪;
安期石上云。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四二零)》)对联:虚槛抬云集 风廊倚水清
虚槛抬云集
风廊倚水清
(宜兴:周迪题牧之水榭,在宣兴荆溪之畔,唐诗人社牧,字牧之)对联:公真一代名臣,挽东南已坠山河,百战奇勋,论学术本原,犹为余事;
公真一代名臣,挽东南已坠山河,百战奇勋,论学术本原,犹为余事;
我是再传弟子,忆京洛叨陪杖履,卅年老友,每从容讲贯,咸服先生。
(清-黄彭年《挽曾国藩联》)对联:随时而动 不叩自鸣
随时而动
不叩自鸣对联:久许匡刘成国器; 肯将屈宋例衙官。
久许匡刘成国器;
肯将屈宋例衙官。
(清-林则徐《赠吴廷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