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紫燕双飞鸣翠柳
下联:红莲并蒂迎清波
对联备注:
(月令婚联 - 六月)
对联紫燕双飞鸣翠柳 红莲并蒂迎清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紫燕
亦作“ 紫鷰 ”。1.古代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騮。”
(2).泛指骏马。《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鷰駢衡,緑虵卫轂。” 吕向 注:“紫鷰、緑虵……皆骏马名也。” 唐 李白 《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驥,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3).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 江 南。见 宋 罗愿 《尔雅翼·释鸟三》。 唐 顾况 《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 明 徐霖 《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
飞鸣
(1).边飞边鸣。 晋 潘岳 《射雉赋》:“越壑凌岑,飞鸣薄廩。” 宋 苏轼 《后赤壁赋》:“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2).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五:“嗟我摈 南海 ,无由助飞鸣。” 宋 曾巩 《杂诗》之一:“三季已千载,古道久荒榛,纷纷 东汉 士,飞鸣不当辰。”
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并蒂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骆宾基 《午睡的时候》:“那围裙是蓝布的,四周扎着缝,在当中用白线勾着两朵并蒂的大牡丹。”
並蒂:亦作“ 并蔕 ”。 1.两朵花或两个果子共一蒂。 唐 杜甫 《进艇》诗:“俱飞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双。” 宋 陆游 《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诗:“ 宣城 绣瓜有奇香,偶得並蒂置枕傍。”《镜花缘》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緑萼、硃砂之异;同一莲花,有重臺、並蒂之奇。”
(2).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唐 皇甫松 《竹枝》词之三:“芙蓉並蔕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乐事生平佔,天从人愿,芙蓉並蒂,兔丝不断。”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有话须陈,並蒂分房各有根。”
清波
(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长康永乐 共济同昌
长康永乐
共济同昌对联:互惠互利文明经商迎万客
互惠互利文明经商迎万客
树诚树信公平交易通八方对联:峭壁削成开画障 玉峰晴色上朱阑
峭壁削成开画障
玉峰晴色上朱阑
(扬州:张华父题个园抱山楼)对联:以利己之心交朋心善 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
以利己之心交朋心善
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
(曲阜:姜克礼题孔府二堂)对联:必委质始称臣,何以薇蕨首阳,仗节共扶周义士;
必委质始称臣,何以薇蕨首阳,仗节共扶周义士;
能之死矢靡慝,试看柏舟河侧,呼天难夺卫共姜。
(清-杨仲愈《送林贞女未婚守节联》)对联:胜地重重三面云山一面雨
胜地重重三面云山一面雨
予怀渺渺两篇策记九篇歌
(天心阁:程士万。天心阁位于长沙市东南城堞上,与岳麓山相对峙)对联:负一时直臣名,非徒文苑儒林,增光国史;
负一时直臣名,非徒文苑儒林,增光国史;
为两粤诸子痛,岂第感恩知己,独恋师门。
(清-徐绍桢《挽朱一新联》)对联:二顷良田不难买; 一庵闲地且相留。
二顷良田不难买;
一庵闲地且相留。
(清-岑雨岩《集苏轼诗联》)对联:多种经营开辟生财道 百行企业打开致富门
多种经营开辟生财道
百行企业打开致富门对联:一味逞豪华,原来大力弓长,不仅人夸富有;
一味逞豪华,原来大力弓长,不仅人夸富有;
千金买佳丽,除是明天弦断,方教我去敦伦。
(清-端方《嘲赵有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