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皋言憨直我同称,记曾北阙上书,色动朝廷,声传里闬; 尸谏忠贞君独擅,从此东山归骨,光争日月,气精风霆。

皋言憨直我同称,记曾北阙上书,色动朝廷,声传里闬; 尸谏忠贞君独擅,从此东山归骨,光争日月,气精风霆。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皋言憨直我同称,记曾北阙上书,色动朝廷,声传里闬;
下联:尸谏忠贞君独擅,从此东山归骨,光争日月,气精风霆。

对联备注:

(清-蔡寿祺《挽吴可读联》)

参考注释

憨直

[ho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忠厚直率

同称

(1).一同述说,表示同等看待。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弘农太守河内吴匡》:“过与不及,古人同称。”

(2).同样称谓。谓名分无区别。《宋史·职官志一》:“横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与縉绅同称,寧名号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机。”

北阙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嚮,而上书、奏事、謁见之徒皆诣北闕。”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復能屈身稽顙,还向北闕,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忆旧游寄淮郡元参军》诗:“北闕青云不可期, 东山 白首还归去。” 宋 陆游 《西郊》诗:“七十辞北闕,五亩寄西郊。” 康有为星海自京还》诗:“伏陈北闕有封事,醉卧西风賸酒楼。”

上书

(1)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

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give a new lesson]∶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色动

脸色改变。《战国策·赵策一》:“ 知过 出见二主,入説 知伯 曰:‘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东观汉记·班超传》:“﹝ 超 ﹞乃还告 郭恂 , 恂 大惊,既而色动。”《隋书·高祖纪上》:“﹝帝﹞因召 高祖 ,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 高祖 既至,容色自若,乃止。”《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公业 ﹞呼 非烟 詰之。 非烟 色动,不以实告。”

朝廷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声传

指传闻之事。《宋书·庾炳之传》:“伏愿深加三思,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

里闬

(1).指里门。《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 顺 与 光武 同里閈,少相厚。” 李贤 注:“閈,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刘逵 注:“閈,里门也。”

(2).代指乡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 凝 ﹞与 施肩吾 同里閈,日亲声调。” 清 钱谦益 《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尸谏

[death remonstration] 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

凛然古人尸谏之风

忠贞

[staunch] 忠诚坚贞

忠贞不渝

独擅

[be good at …; by oneself] 独自据有;独揽

独擅此技

从此

(1) [from this time on]∶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thenceforward]∶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jiang2青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归骨

犹归葬。《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於 晋 。” 汉 班倢伃 《自悼赋》:“愿归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四表》:“尸禄之愆,累烦圣听,实谋归骨,詎敢要君。”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即论身后归骨地,儼与诗境同分驰。”

日月

(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风霆

(1).狂风和暴雷。《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唐 韩愈 《原鬼》:“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 明 刘基 《为韩克名题石鼎联句图》诗:“不知风霆掣墙籓,江腾海跃乔岳翻。”

(2).比喻威势。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在藩耸万夫之观望,立朝賁羣寮之颊舌,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皋言憨直我同称,记曾北阙上书,色动朝廷,声传里闬; 尸谏忠贞君独擅,从此东山归骨,光争日月,气精风霆。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