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泰东方力灌文明,溯南斋侍直,大学兴贤,只今纂述长留,群仰崇名并山斗; 国内外志纾筹策,叹立宪言危,邮传德速,此后经纶有待,孰扶屯象出云雷。

泰东方力灌文明,溯南斋侍直,大学兴贤,只今纂述长留,群仰崇名并山斗; 国内外志纾筹策,叹立宪言危,邮传德速,此后经纶有待,孰扶屯象出云雷。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泰东方力灌文明,溯南斋侍直,大学兴贤,只今纂述长留,群仰崇名并山斗;
下联:国内外志纾筹策,叹立宪言危,邮传德速,此后经纶有待,孰扶屯象出云雷。

对联备注:

(清-刘冕卿《挽张百熙联》)

参考注释

东方

[surname]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文明

(1)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状态

(3) [modern]∶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南斋

(1).住室南面的书房。 唐 许浑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诗:“南斋梦钓竿,晨起月犹残。” 唐 贾岛 《南斋》诗:“独自南斋卧,神閒景亦空。”

(2).指 清 代南书房。 严复 《救亡决论》:“庙謨所垂,羣下莫出其右,南斋侍从之班,以洋人而被侍郎卿衔者,不知凡几,凡此皆以备圣人顾问者也。”参见“ 南书房 ”。

侍直

(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南史·刘劭传》:“出坐东堂, 萧斌 执刀侍直,呼中书舍人 顾嘏 。 嘏 惧,不时出。” 明 高启 《凤台三益图》诗:“鑾坡无地容侍直,锦袍来醉 金陵 春。”《清史稿·时宪志一》:“先是命 苏州教授 陈厚耀 ,钦天监五官正 何君锡 之子 何国柱 ……皆扈从侍直,上亲临提命,许其问难如师弟子。” 清 戴名世 《恭纪睿赐慈教额序》:“翰林院编修臣 灝 方侍直南书房。”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自序》:“自念侍直三十载,前辈零落殆尽。”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庾申》:“厅上一贵人南向坐,侍直数百,呼为‘府君’。”

大学

(1) [university;college] a [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2) 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3) 大学的校舍

兴贤

(1).推举有贤德的人。参见“ 兴能 ”。

(2).发扬贤德。《晋书·戴逵传》:“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纂述

编纂著述。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 太宗 曰:‘深乎节制之兵,得其法则昌,失其法则亡。卿为纂述歷代善於节制者,具图来上,朕当择其精微,垂於后世。’”《宋史·张昭传》:“ 昭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藏书数万卷,尤好纂述。” 明 徐渭 《卖书》诗:“带草连年高纂述,巾箱一日去筌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管子》一书,实国家思想最深切著明者也。但其书必非 管子 所自作,殆 战国 时其后辈所纂述。”

崇名

(1).重视名誉。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死有遗业,生有荣名,此皆人材之所能建也……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2).犹尊号。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大宝崇名,无间改作;纂武升歷,遗爱实繁。”

山斗

(1). 泰山 、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愈 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云。”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词:“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明 乔世宁 《何先生传》:“ 明 兴,诗文足起千载之衰,而 何 李 最为大家,今学士家称曰‘ 何 李 ’,或称曰‘ 李 何 ’,屹然为一代山斗云。”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久俟不至留书与之》诗:“吾非山斗伦,不詆排 释迦 。”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叟致敬曰:‘久仰山斗!’乃揖生入。”《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尚不曾拜识山斗,晚生小子安敢妄通。”

国内外

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外部

例句:

这款最新的安卓系统,广受国内外好评!

筹策

亦作“ 筹筴 ”。1.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老子》:“善数不用筹策。” 高亨 正诂:“筹策,古时计数之竹筳也。”

(2).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筴之臣无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 孙子 筹策 庞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南齐书·祖冲之传》:“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氂,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

宪言

(1).格言。《国语·周语下》:“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

(2).合乎礼法之言。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詒后人。”

邮传

[post;mail] 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

邮传冗费。——《明史》

此后

从这以后,今后。《儒林外史》第五回:“此后知过必改。”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经纶

(1) [combed and arranged silk threads]∶整理过的蚕丝

(2) [statecraft; statesmanship]∶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ambition and ability]∶借指抱负与才干

有待

[still wait for;have yet to;remain to be seen] 尚待;需要等待

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云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上《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泰东方力灌文明,溯南斋侍直,大学兴贤,只今纂述长留,群仰崇名并山斗; 国内外志纾筹策,叹立宪言危,邮传德速,此后经纶有待,孰扶屯象出云雷。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