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所愿弦歌闻十室
下联:休夸文字赋三都
对联备注:
(陈佩韦题福建诗山书院东轩)
对联所愿弦歌闻十室 休夸文字赋三都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所愿
(1).愿望;希望。《孟子·公孙丑上》:“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孔子 也。” 晋 陶潜 《闲情赋》:“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
(2).指愿意去的地方。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弦歌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十室
(1).十户。《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
(2).犹言家家户户。《隋书·音乐志上》:“ 有夏 多罪, 殷 人涂炭。四海倒悬,十室思乱。”
文字
(1) [characters;script]∶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writing]∶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written language]∶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documents]∶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secret letter]∶密信
得此文字
三都
(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圣主鉴公忠,劬学爱才,六俊允孚唐瑾传;
圣主鉴公忠,劬学爱才,六俊允孚唐瑾传;
老成遽凋谢,怀贤欢旧,八哀悽甚杜陵吟。
(清-桂坫《挽张百熙联》)对联:检验真理靠实践 制定政策为人民
检验真理靠实践
制定政策为人民对联:凤藻为文,才呈骥足; 鲤庭绍业,浪跃龙门。
凤藻为文,才呈骥足;
鲤庭绍业,浪跃龙门。
(清-廖厚初《贺门生入学联》)对联:积珍珠装成宝树 聚美玉摆出银花
积珍珠装成宝树
聚美玉摆出银花对联:才堪王佐松风犹识隆中对
才堪王佐松风犹识隆中对
业济两朝世人常叹蜀道难
(武侯祠)对联:绿芜添月色; 红蓼写秋容。
绿芜添月色;
红蓼写秋容。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五二九)》)对联:金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
金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
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度圣手尽化慈航
(昆明:慈云洞石刻)对联:小楼刻烛听春雨 白昼垂帘看落花
小楼刻烛听春雨
白昼垂帘看落花
(襄樊:董其昌题米公祠)对联:宦海风波,不到藻芹池上;
宦海风波,不到藻芹池上;
圣朝雨露,微沾苜蓿盘中。
(清-宋成勋《学署联》)对联:大阐宗风传赤轴 士开法席演黄庭
大阐宗风传赤轴
士开法席演黄庭
(台南县:大仙寺。黄庭:法帖名,相传晋王羲之书《黄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