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西出函关佛子拜
下联:东来鲁国圣人参
对联备注:
(成都:青羊宫,在成都市西,著名的道教胜)
对联西出函关佛子拜 东来鲁国圣人参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函关
函谷关 的省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二:“ 函关 絶无路, 京洛 化为丘。”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丸泥封 函关 ,长缨繫 南越 。” 清 顾炎武 《古北口》诗之二:“山中鹿角都除却,便似 函关 日夜开。”
佛子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 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滴泪道:‘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法华文句》卷九下:“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扑死佛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动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然久乃能动者,百千为曹,无非佛子者。”
(4).称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 唐 张鷟 《耳目记》。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救荒》。
圣人
(1) [sage]∶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emperor]∶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合家共敬—杯酒 百卉同迎四季春
合家共敬—杯酒
百卉同迎四季春对联:丰稔龙年留喜气 小康蛇岁溢春潮
丰稔龙年留喜气
小康蛇岁溢春潮对联:雁山灵秀所钟 烈士精神不朽
雁山灵秀所钟
烈士精神不朽
(叶圣陶题浙江雁荡山烈士公墓安息亭)对联:岭树湖云沉足底; 江潮海日上眉端。
岭树湖云沉足底;
江潮海日上眉端。
(清-祁世长《韬光观海诵芬阁联》)对联:虽云智慧生灵府 更须功夫在笔端
虽云智慧生灵府
更须功夫在笔端对联: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浙江省杭州市壑雷亭1)对联:雅望驻江城,滕阁曾临,一瓣心香瞻棨戟;
雅望驻江城,滕阁曾临,一瓣心香瞻棨戟;
丰功纪庐阜,岘台重拟,千秋泪墨洒遗碑。
(清-刘绎《挽曾国藩联》)对联:朝骑白鹿升三岛 暮跨青鸾上九霄
朝骑白鹿升三岛
暮跨青鸾上九霄
(《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对联:将心来与汝安汝若求心了不得
将心来与汝安汝若求心了不得
无法可对人说人知舍法反从非
(江苏泰州南山寺(达摩像))对联: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武汉伯牙琴台1传说春秋时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时与钟子期结为至交,后钟死,伯牙即碎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筑台纪念。此为集句联。上联出《列子·汤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二人结为知音。下联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实境》:“清涧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听琴。”高雅的琴声,知音者被吸引,听得入神,不谙者则漠然置之,担着柴薪走开。联语围绕琴台的故事讲了“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