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五洲同文,存古朴学,维新欧学;
下联:四朝开济,顾命元臣,立宪名臣。
对联备注:
(清-《挽张之洞联》)
参考注释
五洲
[all over the world] 指世界各地
五洲朋友欢聚一堂
同文
(1).同用一种文字。《礼记·中庸》:“书同文。”《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四隩同文,五方异色。”
(2).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效著於同文。” 夏衍 《乐水》:“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同文’欣赏的‘技艺’,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
(3).通译文字。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今内之有同文、方言之馆舍,外之有出洋学习之生徒,行之数十年,而国家不获人才之用,盖有由也。”参见“ 同文馆 ”。
古朴
[of primitive simplicity;be 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 古老而质朴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中国石拱桥》
古朴典雅的东方艺术
维新
[reform;modernization]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开济
(1).形容情操志向开通美好。《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和逌 ﹞才爽开济,官至廷尉、吏部尚书。”《梁书·张惠绍传》:“ 张惠绍 志略开济,干用贞果。” 宋 苏轼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一:“以卿忠义开济,何施不宜。”
(2).开创并匡济。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唐 罗隐 《上鄂州韦尚书》诗:“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王闿运 《陆建瀛传》:“ 建瀛 才识明敏,开济时务。”
顾命
[feel tender and protective toward one's life] 顾虑性命
奋不顾命
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当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权,皆国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晋 之 王导 ,可谓元臣。” 明 张居正 《徐存斋七十寿序》:“公位为元臣,齿为元老。”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立宪
[constitutionalism] 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的政体
名臣
有名的贤臣。《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唐 吕延济 题注:“名臣,谓有贤才,立功业,垂名於后代者也。” 宋 梅尧臣 《谨赋》诗:“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古今必无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鲁迅 《坟·论“ta7妈7的!”》:“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特倚长才典属国;
奉命危难之秋,折冲樽俎之地,咽旃契齿,岂分生还,八万里远返旌旄,帝嘉乃勋,特倚长才典属国;
论爵通侯之位,述德宰相其家,悬榻倾襟,不遗下走,二十年义兼师友,我悲后死,何止私恩哭寝门。
(清-曹金咏《挽曾纪泽联》)对联:其论证论学宗旨极纯,乃调和出之,孰为公谅;
其论证论学宗旨极纯,乃调和出之,孰为公谅;
以名相名儒生平自许,所表树如此,想见时艰。
(清-陈毅《挽张之洞联》)对联:心中无半点事; 眼前有十二孙。
心中无半点事;
眼前有十二孙。
(清-《门联》)对联:联天下英才攻占集成领域
联天下英才攻占集成领域
创人间奇迹绘出微控新图对联:壮其文词,一见诵忆; 慕仰风味,匪为观游。
壮其文词,一见诵忆;
慕仰风味,匪为观游。
(清-裕宽《二曾祠西院十贤堂联》)对联:城郭拥慈云,杨柳青分三竺国;
城郭拥慈云,杨柳青分三竺国;
海天开法界,莲花常护九仙山。
(清-陈若霖《于山大士殿联》)对联:言必不虚妄 心离于有无
言必不虚妄
心离于有无
(《华严集联》弘一法师李叔同辑)对联:万树争荣添翠色 五羊献瑞报佳音
万树争荣添翠色
五羊献瑞报佳音对联:英灵不泯化万里旌飙 忠魂常在育千尺奇松
英灵不泯化万里旌飙
忠魂常在育千尺奇松对联:祭水我招魂痛三楚流多汨罗有幸传名易
祭水我招魂痛三楚流多汨罗有幸传名易
问天谁责史叹九歌心悴杰士无门报国难
(犁云端午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