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杳杳双亲无复见
下联:哀哀两字不堪闻
对联备注:
(挽父母)
对联杳杳双亲无复见 哀哀两字不堪闻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双亲
[(both) parents; father and mother] 父亲和母亲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哀哀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不堪
(1)
[utterly;extremely]∶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too bad]∶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建节拟林胡,师资不远,深契平生,虽武乡管乐自比,未足颉颃,定论在千秋,伯仲直追伊吕烈;
建节拟林胡,师资不远,深契平生,虽武乡管乐自比,未足颉颃,定论在千秋,伯仲直追伊吕烈;
登堂随观觐,德教亲承,恍如昨日,缅温国尧舜欣逢,正殷倚畀,中朝遗一老,天公何靳富文年。
(清-王元常《挽张之洞联》)对联:迎新春万事如意 贺佳节财源广进
迎新春万事如意
贺佳节财源广进对联:碧皴秋色红抹夕阳画本偶然传历下
碧皴秋色红抹夕阳画本偶然传历下
花底盟鸥松间领鹤梦痕谁与话沧浪
(济南:崇恩题小沧浪。皴:中国画的一种用)对联:名士合买名山想当年茶灶诗龛留佛榻
名士合买名山想当年茶灶诗龛留佛榻
胜友斯成盛会欣此日花香鸟语读书声
(张绶祖题江苏东坡书院讲堂)对联:鹤算添筹,时维八月; 鳌头吐焰,瑞献千秋。
鹤算添筹,时维八月;
鳌头吐焰,瑞献千秋。
(清-戴肇辰《贺林昌彝寿联》)对联:玉楼人醉梧桐月; 珠箔香浓茉莉风。
玉楼人醉梧桐月;
珠箔香浓茉莉风。
(清-《嵌名赠妓联》)对联:秋风湖水碧 帆影晚山红
秋风湖水碧
帆影晚山红对联:荷榭呼渔叟; 蕉林梦鹿人。
荷榭呼渔叟;
蕉林梦鹿人。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六三二)》)对联:七政璿衡始 三元宝历新
七政璿衡始
三元宝历新
(唐代学者颜师古诗联)对联:百尺金身开翠壁 千年石罅泻寒声
百尺金身开翠壁
千年石罅泻寒声
(潘衍桐题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