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昌黎妻李翱以兄子,讲文析道,为益之厚;
下联:眉山祭永叔于师门,上恸天下,下哭其私。
对联备注:
(清-吴敬修《挽张之洞联》)
参考注释
昌黎
(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讲文
(1).讲习文献经典。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戴明扬 注:“《汉书·景帝纪》:‘詔曰:选豪俊,讲文学。’注曰:‘讲,谓和习之。’”
(2).指经筵讲章。 明 宋濂 《故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行状》:“进讲经筵者三十有二,经筵无专官,曰领,曰知,咸宰执近臣,讲文之述,率属先生订定。”
眉山
(1).《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 唐 韩偓 《生查子》词:“绣被拥轻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陈师道 《菩萨蛮》词:“髻釵初上朝云捲,眼波翻动眉山远。”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 宋 代大文学家 苏轼 的代称。 苏 为 四川 眉山 人,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夫书聚而弗读,犹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书记》。”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应举,笔放墨饱,一洗熟烂,人惊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荡,得之 庄周 者为多。” 清 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次韵一道, 唐 代极盛时,殊未及之…… 宋 则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长篇押至数十韵者,特以示才气过人可耳。”
师门
(1) [master's homegate]∶师傅的家门
半年不入师门
(2) [teacher or his instructions]∶科举时dai1*1考取进士的人称考官为师门,后来泛指老师
同出师门
天下
(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内,全中国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rule;domination]∶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
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
杜师雄是豪士临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
(和县霸王祠,在安徽和县乌江镇凤凰山上)对联:法王宝塔显应昭彰五色祥
法王宝塔显应昭彰五色祥
宝阁覆十虚宛若空含万象
(光耀众目)对联:飞车迎万户 银线串千家
飞车迎万户
银线串千家对联:单港永存名典籍流芳抚墓碑追怀故旧
单港永存名典籍流芳抚墓碑追怀故旧
黄河长饮恨烽烟尚炽闻鼙鼓痛失忠良
(黄克诚挽董世明)对联:敬天勤民,以笃庆祚; 揆文奋武,载扬大声。
敬天勤民,以笃庆祚;
揆文奋武,载扬大声。
(清-《乾隆80万寿联》,乾隆八旬寿诞楹联。《万寿盛典》)对联:来料加工随时方便 行针走线到处均匀
来料加工随时方便
行针走线到处均匀对联:古道照人,经济文章,群推不朽;
古道照人,经济文章,群推不朽;
春风坐我,泰山北斗,顿失所宗。
(清-伍炳荣《挽郭嵩焘联》)对联:一堂春色 七巧良缘
一堂春色
七巧良缘对联:到来尽是甜言客 此去应无苦口人
到来尽是甜言客
此去应无苦口人对联:勋齿并隆,四海官绅同仰慕;
勋齿并隆,四海官绅同仰慕;
形骸顿逝,中西士庶共伤情。
(清-《挽马玉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