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铁面击巨奸,抗疏朝端真御史;
下联:丹心矢遗直,捐躯地下报先皇。
对联备注:
(清-戴燮元《挽吴可读联》)
参考注释
铁面
(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晋书·朱伺传》:“ 夏口 之战, 伺 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西魏 晋州 刺史 韦孝宽 守 玉璧 ,城中出铁面, 神武 使 元盗 射之,每中其目。”
(2).黑脸。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
(3).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则除是 包龙图 ,那个铁面没人情。”
(4).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清 方文 《送马倩若令阳江》诗:“君家柱后惠文冠,铁面霜威草木寒。”原注:“ 倩若 祖 蓼初 公曾为御史,劾权相。”《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这 林大人 竟是铁面无情,一些贿赂也不能搞。”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这本是很看得起我,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参见“ 铁面御史 ”。
巨奸
[a very evil person] 巨猾
巨奸大猾
抗疏
谓向皇帝上书直言。《汉书·扬雄传下》:“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唐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詔书许。”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严亲忧国太焦劳,抗疏甘将斧鉞膏。”
朝端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书省的长官。《宋书·王弘传》:“臣 弘 忝承人乏,位副朝端,若復谨守常科,则终莫之纠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蹔遂冲旨,改授朝端。” 李周翰 注:“改授司徒,以为朝臣之首也。”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朝端肯相送,天子綉衣臣。”
(2).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敷奏朝端,百揆惟穆。” 宋 王禹偁 《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诗:“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明史·吴时来传》:“ 时来 初以直窜,声振朝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门生故吏,分布朝端。”
御史
(1) [the censor]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丹心
(1) [a loyal heart]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遗直
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杜预 注:“言 叔向 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 世祖 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 宋 苏轼 《<田表圣奏议>叙》:“呜呼! 田公 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 清 徐开任 《咏史》:“ 汉 廷有遗直, 淮南 寝反谋。”
捐躯
[sacrifice one's life] 为国家、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为国捐躯
地下
(1) [underground]处于、生长在或位于地面下的
地下洞
地下根茎
(2) [secret (activity)] 秘密活动
地下的革命活动
先皇
[deceased emperor] 指已死的皇帝
昔先皇颁。——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法会启无边共守真如愿力
法会启无边共守真如愿力
律宗超最上总持实相因缘
(雍和宫:戒坛,位于 * 殿西面。律宗:佛教)对联:精研中外史 出版古今书
精研中外史
出版古今书对联:天不虚生伟人,为四千年文运,力挽狂澜,可沥几腔热血;
天不虚生伟人,为四千年文运,力挽狂澜,可沥几腔热血;
公则普兴教育,俾五大洲士庶,悲深安仰,谁招一世忠魂。
(清-《挽张百熙联》)对联: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清-吴云《岱庙联》,泰山岱庙联)对联:萸囊色映齐眉案 菊圃香传合卺杯
萸囊色映齐眉案
菊圃香传合卺杯
(月令婚联 - 九月)对联:灵活经营财源茂盛 春夏秋冬门庭若市
灵活经营财源茂盛
春夏秋冬门庭若市对联:为士林化腐生新,厥功伟与,允宜高立丰碑,长存纪念;
为士林化腐生新,厥功伟与,允宜高立丰碑,长存纪念;
是学界千钧一发,其人亡矣,聊以低吟华屋,略系讴思。
(清-常森《挽张百熙联》)对联:国宝家声垂后裔 新安门第继遗风
国宝家声垂后裔
新安门第继遗风对联:彩线结成长寿胜; 丹砂书就辟邪符。
彩线结成长寿胜;
丹砂书就辟邪符。
(明-朱祐樘(明孝宗)《端午联》)对联: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武汉:李渔题老子祠,在武昌宝通寺内,祀道家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