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谊托葭莩,久敦世好,业承弓冶,无忝前徽,颖悟着髫龄,奈萤窗苦志终虚,未捷棘闱登上第; 近联宦辙,楚尾吴头,逖听循声,冀南代北,沧桑惊变局,叹骥足长才莫展,空从栗里哭遗民。

谊托葭莩,久敦世好,业承弓冶,无忝前徽,颖悟着髫龄,奈萤窗苦志终虚,未捷棘闱登上第; 近联宦辙,楚尾吴头,逖听循声,冀南代北,沧桑惊变局,叹骥足长才莫展,空从栗里哭遗民。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谊托葭莩,久敦世好,业承弓冶,无忝前徽,颖悟着髫龄,奈萤窗苦志终虚,未捷棘闱登上第;
下联:近联宦辙,楚尾吴头,逖听循声,冀南代北,沧桑惊变局,叹骥足长才莫展,空从栗里哭遗民。

对联备注:

(清-顾家相《挽沈鄜生》)

参考注释

葭莩

(1).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颜师古 注:“葭,芦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 汉帝 之亲,枝叶为 周公 之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

(2).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 萧领军 葭莩之宗,志存柱石。”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

(3).比喻瘠薄;简薄。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瀆。” 宋 杨万里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寃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世好

时尚,世俗爱好的。 宋 苏舜钦 《夜闻秋声感而成咏》:“未能追世好,且乐樽酒间。” 宋 苏轼 《题王逸少帖》诗:“颠 张 醉 素 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元 揭徯斯 《处士杨君墓志铭》:“其力行,敦六行,明五教,邪説不能乱,世好不能惑。”

犹世交。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汝虽登门晚,世好亦牵联。”《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同你来的那位 尤公 ,是世好么?”

弓冶

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北史·魏收魏季景等传论》:“ 季景 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陈其弓冶,戴其簪缨。”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 陶洪 ,诗书勤习,堪承弓冶之传。” 清 龚鼎孳 《吴郎南征赋别》诗:“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鐘。”参见“ 弓裘 ”、“ 弓箕 ”。

无忝

不玷辱;不羞愧。《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旧服,无忝祖考。” 孔 传:“无辱累祖考之道。”《汉书·韦玄成传》:“於戏后人,惟肃惟栗。无忝显祖,以蕃 汉 室。”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无忝我 高祖 、 太宗 之休命。”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妻野人,当道欲为易婚,不愿,而以厥祖遗言,俾卜葬青山,以成先志,亦无忝也。”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权市义心无忝,怕甚么矫制开仓蹟可疑。”

前徽

前人美好德行。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钦若皇姑,允迪前徽。”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欒 郤 之家,前徽未远。” 唐 韩愈 《谴疟鬼》诗:“祖 轩 而父 頊 ,未沫於前徽。” 清 方文 《田居杂咏》之六:“我质本浅薄,安敢望前徽。”

颖悟

[intelligent;clever; bright] [古]∶聪慧过人;极其聪明的(多指少年)

不意先生如此青年,竟有这等颖悟。——《镜花缘》

髫龄

[childhood] 童年,幼年

萤窗

晋 人 车胤 以囊盛萤,用萤火照书夜读。后因以“萤窗”形容勤学苦读。亦借指读书之所。 唐 许浑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诗:“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不负萤窗十年相傍,浑一似趁 龙门 逐桃花浪。” 梁启超 《新罗马·党狱》:“可不是吗!却是我们廿载萤窗,十年手版,好容易捱到今日这个地位。”参见“ 萤窗雪案 ”。

苦志

(1).苦其心志。谓磨练自己的意志。《孔丛子·记问》:“ 太公 勤身苦志,八十而遇 文王 ,孰与 许由 贤?”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2).犹苦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嵇永仁 ﹞遇害时, 文敏 方七岁,母太夫人苦志抚教,以有成立。”参见“ 苦心 ”。

棘闱

(1). 春秋 楚 棘邑 之门。《左传·昭公十三年》:“﹝ 申亥 ﹞乃求王,遇诸 棘 闈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 申亥氏 。” 杜预 注:“ 棘 ,里名。闈,门也。” 元 岑安卿 《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 棘 闈深闭魂魄飞, 申亥 负尸理浅土。”

(2).棘围。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闈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 明 汪廷讷 《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闈,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应试之人,天囯干城之选。”参见“ 棘围 ”。

上第

(1).上等;第一。《后汉书·梁冀传》:“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於 冀 。” 李贤 注:“上第,第一也。” 唐 李华 《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关外诸侯,公为上第,由是分掌选署,仕进之族知劝焉。”

(2).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游戏。”

及第。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张庾》:“明年春,﹝ 庾 ﹞进士上第焉。” 宋 刘攽 《次韵晁单州诗》之六:“爱子桂枝新上第,弄孙兰茁始书名。”

宦辙

指仕宦之路;为官之行迹、经历。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命书既下,州人士具壶觴以为寿。府君笑曰:‘吾秋髮种种矣,倘何情落宦辙哉?’辞弗赴。” 明 李东阳 《<洛阳刘氏族谱>序》:“先生尝闻之曾大母,仅得其世系名爵。又於宦辙所经,搜访遗跡,亦间有所得。惧其久而益忘,乃用 欧阳 氏例为谱图而传之。”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别后却寄》诗:“人间朋游乐,此可入画谱。宦辙一朝分,相望万里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三十华年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楚尾吴头

豫章 一带位于 楚 地下游, 吴 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亦泛指 长江 中下游一带地方。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呈朱漕元顺》词:“家在 楚 尾 吴 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 宋 朱熹 《铅山立春》诗:“雪拥山腰洞口,春迴 楚 尾 吴 头。”《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江 心内有两座山:一座唤做 金山 ,一座唤做 焦山 ……这两座山,生在 江 中,正佔着 楚 尾 吴 头。” 清 方文 《泊鲁港》诗:“竹郎木客忧垂槖, 楚 尾 吴 头患剥肤。” 太平天囯 宋溶生 《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乃名胜之区,王气之钟也,倚 钟 阜,瞰 长江 ,接天闕,枕后湖,龙蟠虎踞, 楚 尾 吴 头……其美利有不可胜言者。”

逖听

犹逖闻。常表示恭敬。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率邇者踵武,逖听者风声。” 唐 杨谭 《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 顓頊 有 共工 之阵,以平水害,逖听前古。”《林伯渠日记·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七日》:“我军进攻 赣 境节节胜利,逖听之下,不胜鼓舞。”

循声

(1).顺着声律;顺着声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忽然听得一阵欢呼掷骰子声,循声觅去,却在轩后一小阁中有些灯影在窗隙中射出来。”

(2).指为官有循良之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张 名 开士 ,字 軼伦 , 杭州 壬戌进士,歷任有循声。”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江忠烈公殉难庐州》:“后 江公 知 浙江 秀水县 事,卓著循声。”

代北

(1).古地区名。泛指 汉 、 晋 代郡 和 唐 以后 代州 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 山西 北部及 河北 西北部一带。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 北, 狐塞 接 云中 。”《宋史·韩琦传》:“ 契丹 来求 代 北地,帝手詔访 琦 ……会 安石 再入相,悉以所争地与 契丹 。”

(2). 唐 方镇名。《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八月,甲辰……詔以前 振武 节度使 李国昌 为 代北 节度使,镇 代州 。”

(3).指 北魏 。 西晋 末年, 拓跋猗卢 受封为 代王 。后其曾孙 拓跋珪 改国号为 魏 ,迁都 代郡 平城 ,是为 北魏 。故后世或以“代北”称之。 章炳麟 《驳康有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未尝自别一族以与 汉 人相抗,是则同於醇化而已。”

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惊变

因变故而震惊。 宋 张耒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惊变紫宸班。”

骥足

比喻高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庞士元 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驥足耳。” 唐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驥足,九霄终自别鷄群。” 清 刘大櫆 《送孙明府迁任凤阳》诗之一:“循吏声名动九閽,通才驥足岂辞繁。”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fa7论》:“使起案之权,全归行政官之手,则议员自放弃其识见,有为之士,无从展其驥足。”

长才

优异的才能。 唐 白居易 《答杜兼谢上河南少尹知府事表文》:“亚理以明慎选,专领以展长才。”《金史·宣宗纪》:“内负长才不为人所知者,听赴招贤所自陈。”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策划赖长才,腐朽化神奇。”

栗里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晋 陶潜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萧统 《陶靖节传》:“ 渊明 尝往 庐山 , 弘 命 渊明 故人 庞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间。” 唐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诗:“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旧山川。” 李光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梦,寻壑经邱 栗里 情。”

遗民

(1)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谊托葭莩,久敦世好,业承弓冶,无忝前徽,颖悟着髫龄,奈萤窗苦志终虚,未捷棘闱登上第; 近联宦辙,楚尾吴头,逖听循声,冀南代北,沧桑惊变局,叹骥足长才莫展,空从栗里哭遗民。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