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大包易卖大钱难捞针鼻削铁只向微中取利 同父来少同子来多檐前滴水几曾见过倒流

大包易卖大钱难捞针鼻削铁只向微中取利 同父来少同子来多檐前滴水几曾见过倒流

名胜广州

对联全文

上联:大包易卖大钱难捞针鼻削铁只向微中取利
下联:同父来少同子来多檐前滴水几曾见过倒流

对联备注:

(广州大同酒家的嵌字联)

参考注释

大包

(1).指宇宙。 唐 韩愈 《苦寒》诗:“芒碭大包内,生类恐尽歼。” 钱仲联 集释引 方崧卿 曰:“大包,以宇宙言也。”

(2).突起的大疙瘩。 左邻 《金铃段》:“他早晚要把钉子碰,碰个大包就不轻!”

(3).食品名。比较大的包子。有馅,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大钱

(1) [bigger coin]∶旧时的一种铜钱,较普遍铜钱大,价值也比普通铜钱高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鲁迅《祝福

(2) [high-denominated banknotes]∶面额较大的钞票

(3) [large sum of money]∶数额较大的钱款

针鼻

针尾穿线的孔。 北周 庾信 《七夕赋》:“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空。” 倪璠 注:“《西京杂记》曰:‘ 汉 采女常於七月七日穿七孔针於 开襟楼 ,俱已习之。’《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綵缕,穿七孔针,陈瓜果於庭以乞巧。’”《敦煌变文集·目莲变文》:“喉咽别纽如针鼻,饮嚥滴水而不容。” 阿英 《明朝的笑语》十六:“他走到门前,向妇人家说:‘我能补破针鼻子,但要些饭吃。’”

削铁

指宝剑。多用以形容山峰高耸。 宋 苏轼 《武昌铜剑歌》:“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宋 范成大 《后巫山高》诗:“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元 揭傒斯 《砚山》诗:“峯峯相向如削铁, 祝融 紫盖 前后列。”

同父

谓同一父亲所生。亦指同父所生者。《诗·唐风·杕杜》:“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朱熹 集传:“同父,兄弟也。”《史记·穰侯列传》:“ 宣太后 二弟:其异父长弟曰 穰侯 ,姓 魏 氏,名 冄 ;同父弟曰 芈戎 ,为 华阳君 。”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即 同甫 。 宋 词人 陈亮 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淮 帅 辛稼轩 居 铅山 时, 同父 曾去访他。”详“ 同甫 ”。

子来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 集传:“ 文王 之臺,方其经度营表之际,而庶民已来作之,所以不终日而成也。虽 文王 心恐烦民,戒令勿亟,而民心乐之,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也。”《宋书·武帝纪中》:“今 荆 雍 义徒,不召而集,子来之众,其会如林。”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吾伐石兮石自摧,吾召民兮民子来。”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邑文生 郁松年 捐银二十万为办善后,士民皆踊跃,子来之力必有可观。”

滴水

(1).滴注漏壶之水。 唐 李贺 《李夫人》诗:“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参见“ 滴漏 ”。

(2).谓房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高翰林 拱手立在厅前滴水下,叫管家请轿。”

(3). 傣族 风俗。用器皿盛水往下滴,表示祝福。《中国民间故事选·画神多兰嘎》:“他也来到锣鼓喧天的缅寺,但他不在那里祈祷,也不在那里滴水,他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盯住进出缅寺里的人的面孔。” 岩迭 等《召树屯》七:“沿路都是百姓,跪在地上为他们‘滴水’。”

(4).中式瓦名。一端有下垂的边,盖房时置于檐口。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造瓦﹞与造砖同法,其垂于簷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皆人工逐一做成,载于窰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几曾

[when] 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见过

谦辞。犹来访。 宋 欧阳修 《与苏丞相书》:“清明之约,幸率 唐公 见过,喫一椀不托尔,餘无可以为礼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紫垣甚近,黄阁非遥,僚友见过,幸低声笑语。”

倒流

[flow backwards;flow up stream] 向上游流,泛指物体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堵塞了的管子使得污水倒流进入房屋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大包易卖大钱难捞针鼻削铁只向微中取利 同父来少同子来多檐前滴水几曾见过倒流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