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殄寇出奇功,一代精忠如此少;
下联:御灾隆祀典,三泷血食永无惭。
对联备注:
(清-文星瑞《罗定金公祠联》)
参考注释
出奇
热得出奇
一代
(1) [a dynasty]∶一个朝代
一代宗臣
(2) [on era]∶一个时代,当代
一代英豪
(3) [all one's life]∶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一代一代地辛勤劳动
(4) [generation]
(5) 某一类人的一辈
鼓舞了整个一代的理论家
(6) 生物的一个世系
现在这一代昆虫似乎对这一喷剂有了抗药性
精忠
[absolute devotion] 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
如此
(1) [so]∶这样,那样;像[前文]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thus]∶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nearly]∶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祀典
(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宋 苏轼 《奏乞封太白山神状》:“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 ,雄镇一方,载在祀典。”
(2).祭祀的仪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敬躬祀典,告奠圣灵。” 唐 陈羽 《明水赋》:“神灵是享,祀典攸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元氏 在 后汉 为 常山 相治,故相与长史,得为境内之山陈请祀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须知我是受了煌煌祀典,只有諭祭是派员拈香的。”
血食
(1).谓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左传·庄公六年》:“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汉书·高帝纪下》:“故 粤王 亡诸 世奉 粤 祀, 秦 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 颜师古 注:“祭者尚血腥,故曰血食也。” 清 袁枚 《新齐谐·牛头大王》:“上帝命血食此方,汝塑像祀我,必有福应。”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若説到灭族,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絶,不由得不拼命奋斗。”
(2).指用于祭祀的食品。《西游记》第六一回:“小神居此苟安,拯救这方生民,求些血食,诚为恩便。”
(3).谓吃鱼肉之类荤腥食物。《梁书·诸夷传·扶南国》:“王常楼居,不血食,不事鬼神。”
无惭
亦作“ 无慙 ”。 1.无所惭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神之来格,所贵无惭。”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2).引申指不逊于或当得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山木为良匠所度,经书为文士所择。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笔,研思之士,无惭匠石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枰中举国莫争先,女将驰名善战。玉手无慙国手,秋波合唤秋仙。高居师席把棋传,石作门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六:“惟孜孜以安闲不扰为务,而不肯斯须就劳者,故圣人斥之为无惭人。”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一索尚艰,喜见小星配明月;
一索尚艰,喜见小星配明月;
诸因皆幻,惊闻疾雨陨空花。
(清-吴恭亨《挽雷以动妾联》)对联:呕心沥血桃李盛开香天下
呕心沥血桃李盛开香天下
授课传业英俊辈出光中华对联:园林甲天下看吴下游人载酒携琴日涉总成彭泽趣
园林甲天下看吴下游人载酒携琴日涉总成彭泽趣
萧洒满江南自济南到此疏泉叠石风光合读涪翁诗
(苏州:郑文源题留园可亭,一六角形小亭)对联:味美何嫌野 名奇却胜常
味美何嫌野
名奇却胜常对联:春风来时宜会良友 秋月明处常忆故乡
春风来时宜会良友
秋月明处常忆故乡对联:迎辇花红星云争爛熳 当阶草碧风雨协和甘
迎辇花红星云争爛熳
当阶草碧风雨协和甘
(颐和园:排云殿,位于万寿山前)对联:善能安住无碍藏 未曾暂起戏论心
善能安住无碍藏
未曾暂起戏论心对联:指点中原万里江山归眼底
指点中原万里江山归眼底
登临绝顶频年风雨搅心头
(青城山:天师洞曲径通幽)对联:至性感神,佛现金身方寸地;
至性感神,佛现金身方寸地;
慈心保赤,露弹玉指一楼春。
(清-廖厚初《陈屋楼佛母娘入火》)对联:年深鹰力弱; 山峭虎声雄。
年深鹰力弱;
山峭虎声雄。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五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