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歌刈获原文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芒粒稀疏熟更轻,地与禾头不相拄。
我来愁筑心如堵,更听农夫夜深语。
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
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条九穗空。
敢言一岁囷仓实,不了如今朝暮舂。
天职谁司下民籍,苟有区区宜析析。
本作耕耘意若何,虫豸兼教食人食。
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
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征索。
平生幸遇华阳客,向日餐霞转肥白。
欲卖耕牛弃水田,移家且傍三茅宅。
诗词问答
问:五歌刈获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五歌刈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21-5
参考注释
秋天
秋季
廉廉
细弱貌。《艺文类聚》卷七五引 晋 挚虞 《疾愈赋》:“馈食纤纤而日尠,体貌廉廉而转损。” 唐 陆龟蒙 《五歌·刈穫》诗:“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
早稻
插秧期较早或成熟期较早的稻子
稀疏
宽松;不稠密
一片稀疏的树木
农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凶年
荒年
野凫
(1).野鸭。《隋书·卢思道传》:“匹晨鷄而共饮,偶野鳧以同膳。” 宋 梅尧臣 《东溪》诗:“野鳧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清 厉鹗 《晓至湖上》诗:“安能学野鳧,汎汎逐清景。”
(2).喻妓女。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偕征》:“他从良誓不渝,淡扫娥眉思凤侣,怎肯浪过横塘学野鳧。”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田中
(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沉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
(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尝以诗上权臣云:‘我本田中一比丘,却来乘马不乘牛。如今马上风波急,不似田中得自由。’”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敢言
(1).敢于进直言。《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书·郝处俊传》:“ 处俊 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
(2).冒昧陈述。《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臣敢言往昔。”
囷仓
粮仓。《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筑城郭,建都邑,穿竇窖,脩囷仓。” 唐 陆龟蒙 《村夜》诗:“耕稼一以微,囷仓自然罄。”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囷仓禾百廛,趋走僮千指。”
不了
(1).不明了;不明白。《春秋·庄公二四年》“ 郭公 ” 晋 杜预 注:“自 曹羈 以下,《公羊》、《穀梁》之説既不了,又不通之於 左 氏,故不採用。”
(2).未完;没完。《晋书·庾纯传》:“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后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王翁 夫妻﹞虽不知这些情头,晓得冤债不了,惊怖恍惚成病,不多时,两个多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象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气不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
(3).常置动词后,强调动作的不可能。 唐 韦应物 《温泉行》:“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 杜陵 一男子。” 张天翼 《最后列车》:“不干鬼子咱们活不了!”
(4).谓不能了结。 清 薛福成 《与法兰西立约通商保护越南议》:“夫壹意欲战,则将使彼不能转圜,兵连祸结,致成不了之局。”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天职
应该承担的责任
民籍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南齐书·郁林王纪》:“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復民籍。”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二:“ 东汉 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宋史·尹洙传》:“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所至视民籍差等,有不如式者,惩革之。” 清 代将不属军、商、灶籍的各色人编入民籍。《清史稿·食货志一》:“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析析
象声词。《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刘良 注:“析析,风吹木声也。”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庭中隔墙挂过来的柳枝析析地一阵轻响, 泽如 就感到一阵新鲜的凉风。”
本作
根本事务。《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韩非子·八说》:“今学者之言也,不务本作而好末事。”
耕耘
(1) 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 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虫豸
(1).小虫的通称。 汉 王逸 《九思·怨上》:“虫豸兮夹余,惆悵兮自悲。” 唐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沉从文 《主妇集·生存》:“虽活在一个四处是扰扰人声的地方,却等于虫豸,甚至于不如虫豸。”
(2).詈词。喻指 * 者。《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日南郡 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靦面目耳。”《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程》:“ 卢程 擢进士第……唯以氏族傲物。 任圜 常以公事入謁, 程 乌纱隐几,谓 圜 曰:‘公是虫豸,輒来唐突!’”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幺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 鲁迅 《华盖集·战士和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食人
(1).侍候人。《庄子·应帝王》:“﹝ 列子 ﹞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陆德明 释文:“食,音嗣。”
(2).供人食用。《荀子·富国》:“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餘,足以食人矣。”
古者
(1).从前;过去的时代。《诗·小雅·都人士序》:“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毛 传:“古者,明王时也。”《礼记·曾子问》:“古者天子练冠以燕居,公弗忍也。” 孔颖达 疏:“凡言古者,皆据今而道前代。”《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
(2).犹古人。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儻非常之人称焉。”《文选·江淹<恨赋>》:“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吕延济 注:“復念古人,有如我恨而至死者将述之。”参见“ 古人 ”。
蓄积
(1).积聚;储存。《荀子·荣辱》:“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餘财蓄积之富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或由年穀丰穰,而忽於蓄积。” 唐 陆龟蒙 《五歌·刈获》:“古者为邦须蓄积, 鲁 饥尚责如 齐 糴。”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密林一日》:“工人们除了护林以外,当务之急,是盖房子,蓄积粮食。”
(2).指积聚储存的财物。《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唐 韩愈 《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铭》:“在官四年,数其蓄积,钱餘於库,米餘於廪。”《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在尊府三十多年,可也还有蓄积,家里置些产业?”
(3).蕴蓄;蕴藏。 汉 陆贾 《新语·术事》:“道术蓄积而不舒,美玉韞匱而深藏。” 宋 苏轼 《谢欧阳内翰书》:“ 軾 也远方之鄙人……不意执事擢为第二,惟其素所蓄积,无以慰士大夫之心。”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 罗公 ﹞行军好相度山川脉络,又其讲求舆图之效,君子是以知公之功所蓄积者夙也,非天幸也。”
为政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 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 清 姚鼐 《<左传补注>序》:“ 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 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 ,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革化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宫。《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 明 宋濂 《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於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为政好,地逈得官閒。”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一任
(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调度,更不过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种东西,我本无用,她也无用,一任 罗太太 抛入字纸篓去罢!”
流离
(1)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到处逃难
黎民流离,困于道路。——《后汉书·和殇帝纪》
流离失散
(2) 另有“淋漓”之义
征索
索取;征派勒索。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前,又见老叟与媪,据牀而坐,神气惨戚,言语呫囁,有若徵索财物,追逐之状。”《元典章新集·刑部·追理》:“今后似此徵索钱物,勾扰百姓,理合经由有司追理。”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当事徵索,动至百十,有司患之。” 清 恽敬 《浙江分巡杭嘉湖道李公墓表》:“州县力匱,则盗正帑应徵索,而岁稽其上供之数,以后岁所供揜之。”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向日
(1) 往日;从前
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
(2) 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餐霞
餐食日霞。指修仙学道。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列仙传》 陵阳子 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为六气。”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封者七十帝, 轩皇 元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黄节 注:“《楚辞》曰:‘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潄正阳而含朝霞。’” 唐 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诗:“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嵇中散》:“少无适俗韵,早有餐霞愿。”
肥白
(1).又白又胖。《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 张苍 )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阿阿,可爱的宝贝。’伊看定他们,伸出带着泥土的手指去拨他肥白的脸。” 茅盾 《子夜》十一:“风戏弄她的宽大的睡衣,一会儿吹胖了,一会儿又倒卷了起来,露出她的肥白屁股。”
(2).谓作画时笔间空白留得较多,布局疏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陈章侯 画梅,故作支离肥白。 堵芬木 常问之,答曰:‘须悬五六步看耳。’”
耕牛
用来耕地的牛,一般有水牛和黄牛两种
水田
有田埂、能种植水稻的田地
移家
搬家;迁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中原离乱岁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三茅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晋书·礼志上》:“ 武皇帝 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详“ 三脊茅 ”。
(2).指传说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 唐 许浑 《亡题》诗:“ 商岭 採芝寻四老, 紫阳 收朮访三 茅 。”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 茅 。”详“ 三茅君 ”。
(3).山名。亦称 茅山 、 句曲山 。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相传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故名。 唐 刘禹锡 《重送逝西李相公顷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 三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