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原文
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下荫百尺泉,上耸陵云材。
翠色洗朝露,清阴午当阶。
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
日出花照耀,飞香动浮埃。
今朝一雨过,狼籍黏青苔。
斯桐乃谁树,意若铭吾斋。
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
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
优优颍川守,能致凤凰来。
到此几千载,丹山自崔嵬。
圣君勤治理,百郡列贤才。
嗟尔不自勉,凤凰其来哉。
诗词问答
问:桐花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桐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参考注释
猗猗
(1).美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猗猗,美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 吕向 注:“猗猗,美貌……言草树花色美盛。” 宋 苏轼 《鸦种麦行》诗:“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 何景明 《花崖梧桐》诗:“桐生何猗猗,其叶何油油。” 郑泽 《长沙谒烈士词》诗:“会见兰宇旁,猗猗竹林长。”
(2).柔美貌;美好貌。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巽》:“白驹生芻,猗猗盛姝。赫谊君子,乐以忘忧。” 晋 石崇 《楚妃叹》诗:“猗猗 樊姬 ,体道履信。”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之二:“猗猗硕人,如玉如金。”
花叶
花片,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花叶谓之英。” 唐 李商隐 《牡丹》诗:“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清 龚自珍 《齐天乐》词:“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
蓑蓑
(1).下垂貌。《文选·张衡<南都赋>》:“布緑叶之萋萋,敷华蕊之蓑蓑。” 李善 注:“下垂貌。” 唐 白居易 《庭松》诗:“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2).茂盛貌。 宋 欧阳修 《桐花》诗:“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清 黄景仁 《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诗:“初疑舟在浅水行,蓑蓑尺五黏天青。”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陵云
(1).驾云飞升。谓羽化登仙。《汉书·扬雄传下》:“往时 武帝 好神仙, 相如 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縹縹有陵云之志。”
(2).高矗至云霄。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高楼大舰,概日陵云。”
(3).比喻志气高超或笔力矫健。《后汉书·冯衍传下》:“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清 姚鼐 《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之四:“ 禹卿 自入 滇 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
朝露
清晨的露水,比喻存在时间极短促的事物,也比喻明澈纯净的事物
君之命若朝露
清阴
(1).清凉的树阴。 晋 陶潜 《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 唐 薛能 《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魏书·术艺传·张渊》:“丈人极阳而慌忽,子孙嘒嘒於参嵎。”原注:“嘒,小貌。孙二星,在子东。”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
(2).象声词。形容清亮的声音。《诗·商颂·那》:“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孔颖达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声。” 朱熹 集传:“嘒嘒,清亮也。”《诗·小雅·采菽》:“其旂淠淠,鸞声嘒嘒。” 孔颖达 疏:“其此君子车服旌旂则淠淠然动,得宜其车马鸞铃之声,又嚖嘒然鸣中节。”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九月》诗:“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
(3).象声词。蝉鸣声。《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毛 传:“蜩,蝉也。嘒嘒,声也。” 晋 陆机 《拟明月皎夜光》诗:“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 清 黄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陈炜谟 《狼筅将军》:“四周寂无人声,只嘒嘒的夜蝉高据在柳树上,鸣着。”
鸣鸟
(1).指凤凰。《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鸣鸟,谓凤皇也。”《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 吕延济 注:“鸣鸟,凤也。”
(2).鸣啼的鸟。 南朝 宋 谢惠连 《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明 夏完淳 《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
喈喈
(1) 和洽
钟鼓喈喈。——《诗·小雅·钟鼓》
(2) 禽鸟鸣声
(3) 形容钟声、铃声等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照耀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银台。——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浮埃
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南朝 梁 江淹 《别怨》诗:“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唐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诗:“龙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 宋 苏辙 《舜泉复发》诗:“通衢细洒浮埃净,车马归来似晚晴。” 清 方文 《赠祖心师》诗:“人间刑与辱,师视等浮埃。”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狼籍
见“ 狼藉 ”。
青苔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汉道
(1). 汉 代的道统、国祚。《汉书·翼奉传》:“今 汉 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优乎?”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 汉 道亨而天驥呈才, 魏 德楙而泽马効质。” 明 陈宗之 《汉道》诗:“ 汉 道昔云季,四海沸羣雄。”
(2).指 汉 兵所行的道路。《史记·东越列传》:“ 餘善 闻楼船请诛之, 汉 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 汉 道。”
(3).通往 汉 土的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夜郎 旁小邑皆贪 汉 繒帛,以为 汉 道险,终不能有也。”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相和
互相应和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选吏
(1).选择贤能者为吏。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宋 欧阳修 《桐花》诗:“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2).指经过挑选的贤吏、能吏。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举孝廉不行。——《后汉书·张衡传》
政声
官吏的政治声誉。《南史·沉宪传》:“乃以 宪 带 山阴 令,政声大著。” 唐 钱起 《送沉少府还江宁》诗:“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六:“辛亥革命胜利以后, 薄洵 还在 荣县 作知事,他的政声很好,受到群众拥护,替当时的革命党人保持了荣誉。”
九韶
亦作“ 九招 ”。 舜 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兴《九招》之乐。” 司马贞 索隐:“招音韶,即 舜 乐《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 帝喾 时所作。《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命 咸墨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昔 帝嚳 之世, 咸墨 为颂以歌《九韶》。”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百物
犹万物。亦指各种货物。《礼记·祭法》:“ 黄帝 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 顓頊 能脩之。”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六畜生於时,百物聚於野,此富国之本也。” 唐 韩愈 《独钓》诗之四:“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清明上河图》:“店肆所鬻,则若酒若饌若香若药若杂货百物,皆有题扁名氏,字画纤细,几至不可辨识。”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向来所遭遇的呢,借了 安特来夫 的话来说,是‘没有花,没有诗’,就只有百物昂贵。”
妖灾
古代指天时、物类的反常现象。《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集解>序》:“是以妖灾因衅而作。”
优优
(1).宽和貌。《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毛 传:“优优,和也。”《淮南子·时则训》:“优优简简,百怨不起,规度不失,生气乃理,衡之为度也。” 宋 欧阳修 《桐花》诗:“优优 潁川 守,能致凤凰来。”
(2).丰多美盛貌。《礼记·中庸》:“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宋 王安石 《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考终厥位,宠禄优优,维皇好直,是锡公休。”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佐才优优,学馆临流,渊道明惠,枹鼓是遒。”
(3).安逸;闲适。 唐 卢照邻 《五悲》之五:“呜呼!优优羣品,遑遑众人,虽凿其窍,未知其身。” 清 汪懋麟 《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诗:“是时春气和,况乃客怀静。此行何优优,惜别徒耿耿。”
(4).雍容自得貌。 明 宋濂 《故永丰刘府君墓志铭》:“其称府君有曰:温柔而慎密,明辨而近恕,优优乎有士君子之风。”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彼舍人优优委蛇,迺矜矜于休姱。”
颍川
(1). 汉 将 灌夫 的代称。 夫 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 颍川 。 唐 王维 《老将行》:“誓令 疏勒 出飞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
(2). 汉 黄霸 的代称。 霸 曾任 颍川 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唐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 汉 家重,国典 潁川 徵。”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阳 才。” 冯集梧 注:“《黄霸传》: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3). 汉 荀淑 家子弟的代称。 淑 , 颍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唐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 平舆 与 潁川 。”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丹山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 丹山 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 丹穴 ”。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凤之丸, 沃 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参见“ 丹穴 ”。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县 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 晋 袁山松 《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 丹山 。”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陕西 宜川县 东北。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战 丹山 ,移营 白璧 。” 倪璠 注:“ 丹山 , 丹州 。”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圣君
(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治理
(1) 整治调理
一个治理不善的政府难望维持长久
(2) 整修;改造
治理河道
贤才
亦作“ 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书·咸有一德》:“仕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论语·子路》:“ 仲弓 为 季氏 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刘宝楠 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晋书·刘弘传》:“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飭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 章炳麟 《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
自勉
自己勉励自己。《庄子·天运》:“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北史·辛昂传》:“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 明 方孝孺 《赠王仲缙序》:“以斯説使 仲縉 知为学之足恃而益思自勉。”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译文>复刊词》:“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