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琴操十首。猗兰操原文 诗词名句

琴操十首。猗兰操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琴操十首。猗兰操原文

(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
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诗词问答

问:琴操十首。猗兰操的作者是谁?答:韩愈
问:琴操十首。猗兰操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韩愈的名句有哪些?答:韩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时作

犹时兴。《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而今时作,这些盐商头上戴的是方巾,中间定是一个水晶结子。”参见“ 时兴 ”。

古琴

指传世久远的七弦琴。多为梧桐木料制成,初五弦,后增为七弦。 北周 庾信 《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琴》:“古琴漆色,歷年既久,漆光退尽,惟黯黯如海舶所货乌木,此最奇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鵠,秋啸,鸣玉。”

习习

(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4).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 ,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6).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沉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谷风

(1).东风。《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 汉 焦赣 《易林·坤之乾》:“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

(2).山谷中的风。《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 清 严允肇 《穆陵关》诗:“萧梢谷风起,岧嵽林光含。”

(3).《诗》篇名。(1)《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清 钱谦益 《外制七·妻郑氏赠安人》:“不徒息《谷风》之刺,庶几歌《伐木》之诗。”(2)《小雅·谷风序》:“《谷风》,刺 幽王 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唐 孟浩然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诗:“无使《谷风》誚,须令友道存。”

谷风,东风。《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邢昺 疏引 孙炎 曰:“谷之言穀,穀,生也;谷风者,生长之风也。”《汉书·王莽传下》:“其夕穀风迅疾,从东北来。” 颜师古 注:“穀风,即谷风。”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于归

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朱熹 集传:“妇人谓嫁曰归。” 马瑞辰 通释:“《尔雅》:‘于,曰也。’曰读若聿,聿、于一声之转。‘之子于归’,正与‘黄鸟于飞’、‘之子于征’为一类。于飞,聿飞也;于征,聿征也;于归,亦聿归也。又与《东山》诗‘我东曰归’《采薇》诗‘曰归曰归’同义,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词也。”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苍天

(1) 古时指春天

(2) 上天;上苍

悠悠苍天

不得其所

(1).《穀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 伯姬 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范宁 注:“不得其所,谓灾死也。”本指未得善终,后谓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唐 韩愈 《送崔复州序》:“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乡里之吏者鲜矣。” 毛 *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

(2).不能达到目的。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何异诣老空耕石田,而望千仓之收,用力虽尽,不得其所也。”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定处

固定的居处。《诗·大雅·桑柔》:“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史记·殷本纪》:“帝 盘庚 之时, 殷 已都 河 北, 盘庚 渡 河 南,復居 成汤 之故居,迺五迁,无定处。”《孔丛子·儒服》:“天下悠悠,士亡定处,有德则往,无德则去。” 宋 梅尧臣 《送苏子美》诗:“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暗蔽

犹愚昧。 南朝 宋 鲍照 《论国制启》:“窃见国之处事未尽善,臣之暗蔽,私心有惜。”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年纪

1.纪年年数。 2.年号。 3.年龄。 4.年代;时代。

逝迈

谓时光消逝。《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嗟日月之逝迈,忽亹亹以遄征。”《平山冷燕》第四回:“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猗猗

(1).美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猗猗,美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 吕向 注:“猗猗,美貌……言草树花色美盛。” 宋 苏轼 《鸦种麦行》诗:“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 何景明 《花崖梧桐》诗:“桐生何猗猗,其叶何油油。” 郑泽 《长沙谒烈士词》诗:“会见兰宇旁,猗猗竹林长。”

(2).柔美貌;美好貌。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巽》:“白驹生芻,猗猗盛姝。赫谊君子,乐以忘忧。” 晋 石崇 《楚妃叹》诗:“猗猗 樊姬 ,体道履信。”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之二:“猗猗硕人,如玉如金。”

扬扬

(1) 凯旋地,胜利地

得意扬扬

(2) 满足地,自觉地;得意的样子

扬扬自得

意色扬扬。——清· 方苞《狱中杂记》

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3) 心情愉快的样子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不采

亦作“ 不睬 ”。对别人的言语、行为不予理会。《北齐书·穆后传》:“后既以 陆 为母, 提婆 为家,更不採 轻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那笑他的他也不倸,怜他的他也不受。”《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时 云长 在侧, 孔明 全然不睬。”

不理睬。 唐 杜荀鹤 《登灵水阁贻钓者》诗:“未胜渔父閒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他又説两声,浑家又不采。”

何伤

何妨,何害。意谓没有妨害。《论语·先进》:“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楚辞·九章》:“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汉 张衡 《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彼无合而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水浒传》第二回:“ 端王 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何伤。’”

今天

(1) 说话时的这一天;本日

今天的任务

(2) 用在指一天之中某个时候的名词前面,表示指的是今天的某个时候

今天早晨起得很早

(3) 此刻,现在;当前

在今天去争辩地球是圆的是没有必要了

曷为

为何;为什么。《战国策·齐策一》:“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为击之?”《史记·孝武本纪》:“今年丰廡未有报,鼎曷为出哉?” 宋 王安石 《泰兴令周孝先哀辞》:“云然兮宜不富,又曷为兮不寿?”

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贸贸

(1).纷乱貌。 唐 韩愈 《琴操·猗兰操》:“雪霜贸贸,薺麦之茂。” 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曰:“ 徐鍇 《繫传》:‘贸,犹乱也,交互之易。’” 元 郑祐 《送友还乡》诗:“萧萧风前柳,贸贸霜下草。”

(2).轻率冒失,考虑不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好笑 叶伯芬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同在一省做官,也不知道同寅这些底细;又不打听打听,便贸贸然写了信去。”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这样贸贸然大规模地发掘,也不看看风水,卜个吉凶。”

(1).目眩貌。《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屨贸贸然来。” 郑玄 注:“贸贸,目不明之貌。”

(2).引申为不明方向或目的。《宋史·道学传一·程颢》:“无真儒,则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沉希仪》:“至期鸣号,则诸兵立集听令。令曰:‘出某门。’旗头即引诸军贸贸行。问旗头,旗头官不知。”

(3).昏庸糊涂。《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庸庸俗士,贸贸迂儒,生前误玷于清流,巧于諛墓,死后谬驰于雅望,善于得名。” 清 钱谦益 《工部右侍郎赠尚书程公传》:“当是时,人主深居,貂璫四出,大臣环私植党,举朝贸贸然,如行雺雾中。”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无论是前一 李观 ,或后一 李观 ,都不至于这样糊涂,连 唐玄宗 死在 杜甫 之前都贸贸然无所知。”

(4).孜孜以求。贸,通“ 牟 ”。 唐 皮日休 《独行》:“故道不加於世,业鲜异於众。则其人贸贸於禄利,蚩蚩於朝廷,望天下之治,不啻於淳古也,难矣哉!”

不尔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