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阵倅同年琼露酒诗韵原文
君家家酿人家无,市酤漓涩真剥肤。朝来洗盏酹先酒,凝若金茎秋露珠。
色香第一味称此,舆台桑落卿玉腴。
客间公荣不共饮,主人恩意无乃孤。
欢伯三益能娱予,愁城九守付摧枯,魂梦枉用驰枌榆。
君家家酿人家无,渴羌恼君君恕乎。
为君剧饮首就濡,可待谋乐间忧虞。
诗词问答
问:次阵倅同年琼露酒诗韵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阵倅同年琼露酒诗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家酿
家中自酿的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刘尹 云:‘见 何次道 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一:“寒 曹 未怕倾家酿,已办萍虀到岁除。”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云峰 、 兰延 、 熙泰 豪於饮,斗酒飞拳,声达户外, 削嶂 家酿无多,一瓮之物,顷刻立尽。”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市酤
市上出售的酒。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惠然肯见从,知我憎市酤。开缾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清 黄景仁 《摸鱼儿》词:“禪和滋味,叹我已能堪,君真可惜,还觅市酤醉。”
剥肤
语本《易·剥》:“剥牀以肤,切近灾也。”谓灾祸已迫其身。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明史·董基传》:“设奸人窜其中,一旦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及备,此公等剥肤患也。” 明 归有光 《备倭事略》:“不知四郊既空,便有剥肤之势。”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洗盏
亦作“ 洗醆 ”。洗杯。指饮酒。 唐 杜甫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清 姚鼐 《从千佛寺回过汋突泉暮饮张氏园》诗:“却入荒园洗盏坐,旁有小泉时復鸣。” 清 姚鼐 《赠侍潞川》诗:“红鐙照故人,洗醆復相劝。”
先酒
酿酒创始人,后祀以为神。 唐 柳宗元 《饮酒》诗:“举觴酹 先酒 ,遗我驱忧烦。” 宋 陆游 《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饮而祭 先酒 ,畜而祭先牧。”
金茎
(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李善 注:“金茎,铜柱也。”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香飘玉鼎晴烟细,日照金茎丽影移。”
(2).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 清 姚弘绪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诗:“霞觴味并金茎赐,綵袖香从玉殿分。” 清 金农 《东冈卧病》诗:“久别金茎分草露,顿忘碧海守蹄涔。”
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於竹苇。” 唐 杜甫 《移居 * 敬赠卫大郎》诗:“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
(2).指清酒。 宋 苏轼 《浊醪有妙理赋》:“湛若秋露,穆如春风,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红,初体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扫空。”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壶一双秋露倾,唯此可以忘吾情。” 金檀 辑注:“《庶物异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
(3).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张宪 《孥弟走马歌》:“金龙五爪蟠彩袍,满背真珠撒秋露。”
一味
(1) 盲目,不顾客观条件
一味蛮干
(2) 单纯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脱
舆台
舆和台是古代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的等级的名称,后来泛指奴仆及地位低下的人
桑落
(1).桑叶凋零。《诗·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曲并酒》:“十月桑落时者,酒气味颇类春酒。”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忆初桑落时,要我岂非夙;蚕眠忽欲老,一介未言速。”
(2).即桑落酒。 唐 钱起 《九日宴浙江西亭》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宋 范成大 《次韵宗伟阅番乐》:“尽遣餘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 槐安 。” 清 董道权 《雪中答李杲堂》诗:“ 鄢陵 孝廉重然诺,约我今秋醉桑落。”参见“ 桑落酒 ”。
玉腴
(1).泛指鱼的肉。 元 王恽 《糟鱼》诗:“霜刀截断玉腴芳,暖贮银罌酿粉浆。”
(2).特指鱼鳔。 陶宗仪 《辍耕录·玉腴》引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丁正臣 賫玉腴来馆中。 沉休文 云: 福州 人谓之佩羹,即今鱼脬是也。”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恩意
情意,恩情。《仪礼·聘礼》“燕与羞,俶献无常数” 汉 郑玄 注:“《聘义》所谓时赐无常数,由恩意也。” 唐 韩愈 《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好乐后进,及门接引,皆有恩意。” 明 宋濂 《<东轩集>序》:“与人交,煦煦有恩意,君子贤之。”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欢伯
酒的别名。 汉 焦赣 《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唐 陆龟蒙 《对酒》诗:“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 宋 杨万里 《题湘中馆》诗:“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 清 钱谦益 《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浮生作伴皆欢伯,白眼看人即睡乡。”
懽伯:酒的别名。 金 元好问 《留月轩》诗:“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懽伯。懽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懽,一本作“ 驩 ”。参见“ 欢伯 ”。
三益
(1).谓直、谅、多闻。语本《论语·季氏》:“ 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 晋 慧远 《庐山东林杂诗》:“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宋 苏轼 《除吕公著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制》:“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閔劳以万几之烦。”
(2).借指良友。 晋 挚虞 《答杜育》诗:“赖兹三益,如琢如切。”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之二二:“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宋 梅尧臣 《观王介夫蒙亭记因记题蒙亭》诗:“风物稍佳时,把酒会三益。”
(3).指梅、竹、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 东坡 赞 文与可 梅竹石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
愁城
喻愁苦难消的心境。 北周 庾信 《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 宋 周邦彦 《满路花·思情》词:“帘烘泪雨乾,酒压愁城破。” 明 王錂 《春芜记·秋闺》:“他那里宦海沉沦,我这里愁城遥远。” 鲁迅 《花边文学·零食》:“人而有心,真要‘日坐愁城’了。”
摧枯
见“ 摧枯拉朽 ”。
魂梦
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枌榆
(1).木名。《说文·木部》:“枌,榆也。” 段玉裁 注:“各本少‘枌’,浅人以为复字而误删之。枌榆者,榆之一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高祖 王 关中 ,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邑,树枌榆,令街庭若一。” 唐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诗:“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枌榆养老之珍,今荒饉始食其皮。”
(2). 汉高祖 故乡的里社名。《史记·封禅书》:“ 高祖 初起,祷 丰 枌榆社 。”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社在 丰 东北十五里。或曰: 枌榆 ,乡名, 高祖 里社也。”
(3).指 汉高祖 即位后,于 秦 故 骊邑 移置的 新丰县 枌榆社 。见《西京杂记》卷二。后借指帝乡或皇宫。 明 张居正 《宫殿纪》:“迨我皇上膺运龙飞,入践皇极,固已化国为天下,犹以 枌榆 故里,王迹所兴,睠怀不置。”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一:“楼通 花萼 连藩邸,地接 枌榆 总旧勋。”
(4).泛指故乡。《南齐书·沉文季传》:“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 枌榆 。”《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 《传奇·赵合》:“知君颇有义心,儻能为归骨於 奉天城 南 小李村 ,即某家 枌榆 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喻坦之》:“同时 严维 、 徐凝 、 章八元 , 枌榆 相望,前后唱和,亦多诗集。” 清 郑江 《西溪草堂图》诗:“仙源在 枌榆 ,余胡久淹留?”
家家
每户
渴羌
亦作“ 渴羗 ”。1.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有一 羌 人,姓 姚 名 馥 ……好啜浊糟,常言渴於醇酒。羣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因以称嗜酒的人。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清 钱谦益 《戊戌中秋日天酒告成戏作采花酿酒歌》:“老夫捧持逾拱璧,快如渴羗得酒泉。”
(2).用以称嗜茶的人。 宋 黄庭坚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衝热来。”
剧饮
痛饮;豪饮;极渴时快速喝东西
可待
就会;就要。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杂剧:“今日里,可待离龙城,还凤穴。”
忧虞
忧虑。《易·繫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忆昨庚辰岁,米价如珍珠;村南人食人,老父心忧虞。”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一国的政治如果真是为‘民利’设想的话,你只愁用费不够,那里会有什么浪费的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