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画山水障原文 诗词名句

题画山水障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

题画山水障原文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诗词问答

问:题画山水障的作者是谁?答:张九龄
问:题画山水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画山水障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张九龄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九龄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7_48

参考注释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区中缘

尘世的俗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想像 崑山 姿,缅邈区中缘。” 唐 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馆》诗:“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宋 沉辽 《题径山》诗之一:“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簿区中缘。” 明 何景明 《游鲁山城南舍》诗之二:“久厌区中缘,抚兹意弥深。”

尘事

旧指世俗的事;尘俗之事

尘事纷繁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秉意

(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向。《后汉书·郑太传》:“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 明 李贽 《杨修》:“盖 临淄 本以才捷爱幸,秉意投 修 ,故 修 亦以 植 为知己。”

(2).引申为不屈从,陵驾。《文选·枚乘<七发>》:“秉意乎 南山 ,通望乎 东海 。” 李善 注引《尔雅》:“秉,执也。” 刘良 注:“言涛之秉意将陵於 南山 而与 东海 相望也。”

不迁

(1).不移徙。《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韩非子·十过》:“﹝戎王﹞见其女乐而説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 汉 王褒 《洞萧赋》:“託身躯於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2).不改变。《楚辞·九章·怀沙》:“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朱熹 集注:“不以忧患改其节。” 汉 王粲 《赠蔡子篤》诗:“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3).谓官爵不升迁。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民大譁,拥门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汪文烈 亟称之。后部中不迁不黜,而别选一官至,百姓闭门留丞,丞不可。”

良工

古代泛称技艺高超的人。《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尸子·分》:“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上铜表》:“名罏化金,良工尽艺,方将盈金中藏。”《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三国演义》第七八回:“ 操 曰:‘吾欲起一殿,名 建始殿 ,恨无良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 翠 小像,日夜浇祷其下。”

妙墨

谓佳妙的书法。 宋 黄庭坚 《跋法帖》:“章草法甚妙,不知与 王中令 书先后,要皆为妙墨。” 宋 朱熹 《仙洲新亭》诗之二:“共説 新亭 好,真堪妙墨留。”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合群

(1) 跟大家合得来;群众关系融洽

他向来不合群

(2) 组成集体,分工合作

合群放牧

高深

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多指学问、技术的造诣)

他有高深的学问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仿像

(1).隐约貌。《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靉靆其形。” 李善 注:“仿像、靉靆,不审之貌。”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仿像 巫山 高,薄暮 阳臺 曲。”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仿像识鮫人,空蒙辨鱼艇。”

(2).好象,似乎。《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昔从 邯郸 张冏 母 司徒氏 相,云吾当有贵子孙,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

(3).模仿。《晋书·刘粲载记》:“﹝ 粲 ﹞好兴造宫室,相国之府仿像紫宫。”

亦作“ 倣象 ”。模仿。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即诣故居,朝来之大宅宏门,改张新旧,曾无倣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於闻见之狭,蔽於沿习之非,而依拟倣象於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户庭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萱草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明 张时彻 《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2).借指母亲。 明 刘基 《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 明 何景明 《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 萱堂 ”。

微物

(1).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昔嘉量微物,盘盂小器,犹其昭德记功,载在铭典。” 明 韩洽 《雪下红》诗:“天道存微物,韶华惜岁阑。” 清 黄鷟来 《甲戌晤张蔚生喜而有赋》诗之二:“微物知报德,径寸传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传》:“ 朗 悖礼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乱典刑,特锁付边郡。”

(3).作自称之谦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仰閲丰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谓也。”

(4).菲薄的礼物。用作谦词。 明 杨珽 《龙膏记·旤媒》:“这些微物,聊充涂中之费。” 鲁迅 《书信集·致宋琳》:“极欲略备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远,邮寄不便。”

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言象

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岂唯言象莫窥,良以心虑事絶。”《宣和画谱·陆探微》:“人谓画有六法,自古罕能足之, 探微 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不立佛殿,只立法堂,表示法超言象。”参见“ 言筌 ”。

会自

犹应当。 唐 宋之问 《题梧州司马山斋》诗:“流芳虽可翫,会自立 长沙 。”

意色

神色

意色扬扬。——清· 方苞《狱中杂记》

自宣

表达自己的情意。 汉 繁钦 《与魏太子书》:“近屡奉牋,不足自宣。”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临表悲惧,言不自宣。” 唐 韩愈 《闵己赋》:“独閔閔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 明 何景明 《种麻编》诗:“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对玩

亦作“ 对翫 ”。谓独自对着景物赏玩;把玩。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喜。”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永对玩於书帷,长循环於纤手。”《周书·韦夐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乐。”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对翫吟啸,朝夕容与乎其中。”

佳趣

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渺绵

亦作“ 渺绵 ”。 1.悠远;不尽貌。 唐 李白 《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洞庭 瀟湘 意渺緜,三江七泽情洄沿。” 唐 罗隐 《广陵秋日酬进士臧濆见寄》诗:“驛西斜日满窗前,独凭秋栏思渺绵。”

(2).水流不断貌。 宋 苏轼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诗:“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此固不刊之语,更无可议。但以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渺绵滉漭,无卓然近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籍甚新昌族,直成万石家。源流端有自,悃愊更无华。奉职冰同洁,持身璧不瑕。庆门传未艾,兰玉茁新芽。
  • 作者:佘翔,朝代:明代

    二妙才名重,论交惬素心。

    斗牛双入佩,山水独知音。

    醉月穿萝径,乘风啸竹林。

    图南绝跋扈,莫遣鬓萧森。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皇天不遗言,兀与图画同。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楼名望潮江岸傍,既到弗登有底忙。登矣不俟潮一望,杀风景事诚何当。哉生魄为潮盛候,因缘恰值聊相徉。是日未刻潮应至,历申那见涛乘江。驾山张盖徒想像,诗消醮退真荒唐。江山小船迎潮惯,解嘲略仿羯鼓腔。金支翠旗光错落,摐金击革声铿镗。俄顷江面潮亦至,恬风辑浪非礌硠。惟觉两岸隐增溜,贾舶好趁轻帆扬。阳侯静敛沧波细,一霎依旧天水苍。昔闻庢沓战藉藉,欺人惯是文人长。或云乘舆百灵护,伍胥文种心早降。或云江走中亹后,潮汐非比曩时强。其然岂然付一笑,涨沙惟喜资耕桑。
  • 作者:曾巩,朝代:宋代
    粗饭寒齏且自如,欲将吾道付樵渔。羁游事事情怀恶,贫病年年故旧疏。自古幸容元容醉,凡今谁喜子云书。何由得洗尘埃尽,恣买沧洲结草庐。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孤贱相长育,未曾为远游。谁不重欢爱,晨昏阙珍羞。出门念衣单,草木当穷秋。非疾有忧叹,实为人子尤。世情本难合,对面隔山丘。况复干戈地,懦夫何所投。与尔俱长成,尚为沟壑忧。岂非轻岁月,少小不勤修。从今解思量,勉力谋善猷。但得成尔身,衣食宁我求。固合受此训,堕慢为身羞。岁暮当归来,慎莫怀远游。
  • 作者:唐仲友,朝代:宋代
    吹笙洛阳道,邂逅浮邱公。方瞳一莫逆,精思嵩高峰。剑舄我何有,飞驭凌刚风。时闻凤凰鸣,隐隐丹霞中。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未说高文锦不如,谈间已胜十年书。是中我亦潜心久,作者君今举切无。应俗不堪尘眯自,论交政复棘如须。独怜儿戏心犹在,更向诗筒较戚疎。
  • 作者:江禹奠,朝代:明代

    江口风微江水平,橹摇清眼雪花明。

    钟陵只在浮云里,犹惜孤帆半日程。

  • 作者:唐寅,朝代:明代
    江南春色莺花老,又汲新泉浸芰荷。春色后先君莫讶,后头花更得春多。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