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原文
腰垂九井璜,耳著明月璫。兰荪结襟带,芰荷制衣裳。
其人虽甚远,其室大道傍。
当身不著意,千载永相望。
诗词问答
问: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九井
(1).九口井。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三门临 苦县 ,九井对 灵谿 。” 倪璠 注引《括地志》:“ 苦县 在 亳州 谷阳县 界,有 老子 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
(2).山名。在 安徽省 当涂县 南。《明一统志·安徽太平府》:“ 九井山 在 太平府 城南一十里。山有九井,世传 晋 桓温 所凿。《元和志》:‘ 殷仲文 九月九日,尝从 温 登 九井 赋诗。’”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兰荪
(1).即菖蒲。一种香草。《文选·沉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蓀。” 刘良 注:“兰蓀,香草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蓀,蓀即今菖蒲是也。”
(2).指佳子弟。 清 赵翼 《西干故里示侄亮采宝士侄孙公兰等》诗:“是我昔时初奋迹,瓣香能不望兰蓀。”参见“ 芝兰玉树 ”。
襟带
(1).衣襟和腰带。《后汉书·蔡邕传》:“ 邕 性篤孝,母常滞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2).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 汉 张衡 《东京赋》:“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巖险与襟带。”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三秦 六辅之奥区,五岳四瀆之襟带。” 清 侯方域 《定鼎说》:“闻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舌,不以关陲为襟带也。”
(3).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夫《尔雅》者, 孔 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 唐 柳宗元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吾愿子以《诗》《礼》为冠屨,以《春秋》为襟带,以图史为佩服,琅乎璆璜衝牙之响发焉。”
(4).比喻贴近之处。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余少长 大梁 ,豢养於保抱之手,即 淮 泗 之间,近在襟带,未尝眼见身到。” 清 唐甄 《潜书·非文》:“古之善言者,根於心,矢於口,徵於事,博於典,书於策简,采色焜燿。以此言道,道在襟带;以此述功,功在耳目。”
(5).拱卫;控制。《魏书·任城王云传》:“时四中郎将兵数寡弱,不足以襟带京师。” 唐 颜真卿 《谢荆南节度使表》:“窃以 荆南 巨镇, 江 汉 上游,右控 巴 蜀 ,左联 吴 越 ,南通五岭,北走上都,寇贼虽平,襟带尤切。”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藩邦》:“至如 朝鲜 襟带海表,屏障中原,无 朝鲜 则 辽水 东西皆将受警。”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六:“高耸在山头的一座城堡式的建筑,襟带双江,俯瞰全市。”
(6).代称防卫或监察之事。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 循王 悝 , 桓帝 同产,以怀逆谋,黜封 癭陶王 。以公长於襟带,拜 鉅鹿 太守。 悝 畏怖明宪,检于静息。”
芰荷
指菱叶与荷叶。《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唐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诗:“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明 陆采 《怀香记·索香看墙》:“芰荷池雨声轻溅,似琼珠滴碎还圆。”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当身
谓及于自身。《国语·周语下》:“ 周 若无咎, 萇叔 必为戮。虽 晋 魏子 亦将及焉。若得天福,其当身乎?” 韦昭 注:“当其身祸尚微,后有继,故为天福也。”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 晋 郗超 《奉法要》:“且 秦 制收帑之刑,犹以犯者为主……若舋不当身而殃延亲属,以兹制法,岂惟圣典之所不容,固亦 申韩 之所必去矣。”
自身;本人。《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修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 唐 李白 《少年行》:“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