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方丘乐章。肃和原文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诗词问答
问:祭方丘乐章。肃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祭方丘乐章。肃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祭方丘乐章。肃和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坤德
(1).地德。 汉 李尤 《漏刻铭》:“仰釐七曜,俯顺坤德。”
(2).喻指皇后的功德。《镜花缘》第六七回:“伏维陛下,坤德无疆,离暉久照。”参见“ 坤载 ”。
地祇
地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修礼地祇,謁款天神。”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 唐 韩愈 《孟东野夫子》诗:“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公奏南方愚民不明大体,往往呼天为天老爷,天神地祇,无不老爷者。”
元统
(1).谓刺史所治范围。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2).统帅。《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彼为元统,士马桓桓,既不怀发,连被意旨,犹復逡巡。”
九宫
宫调
六典
(1).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薛综 注:“言所以立两观者,欲表明六典旧章之法。”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肃和》:“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2). 隋 宫廷中的女官。《隋书·后妃传序》:“ 开皇 二年,著内官之式……又採 汉 晋 旧仪,置六尚、六司、六典,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六典”是:一典琮,掌琮玺器玩;二典赞,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三典栉,掌巾栉膏沐;四典器,掌樽彝器皿;五典执,掌扇伞灯烛;六典会,掌财帛出入。
(3).《唐六典》的省称。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监应三舘学士等,準《六典》。” 廖莹中 注:“《唐六典》三十卷, 开元 十年,起居舍人 陆坚 被詔撰, 玄宗 手写六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至二十六年书成。” 姚华 《论文后编》:“典之称名,原始《尚书·尧典》一篇,后乏继者,虽古有《五典》, 唐 有《六典》,然《五典》书不传,《六典》虽传,要都为总部,不属专篇,名或相因,体不相袭。”
相仪
(1).赞礼;司仪。《左传·昭公七年》:“公如 楚 , 郑伯 劳于 师之梁 。 孟僖子 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 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 伯夷 , 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
(2).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永言
长言;吟咏。《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孔 传:“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晋 何敬祖 《杂诗》:“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援 灵均 以永言兮,绎 羲 文 之所指。”
配命
配合天命。《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郑玄 笺:“常言当配天命而行。” 朱熹 集传:“使其所行,无不合於天理。”一说,天所给予之命。
无亏
(1).没有欠缺;没有损害。《楚辞·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朱熹 集注:“无亏,保守志行无损缺也。”《旧唐书·懿宗纪》:“赐 卢简方 詔曰:‘……切令大节无亏,勿使前功併弃。’”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凡人许己,务在得中,但士行无亏,不必太苦。”
(2).不输;不差。《南史·陆厥传》:“ 厥 与 约 书曰:‘…… 孟坚 精正,《咏史》无亏於东主; 平子 恢富,《羽猎》不累於凭虚。’”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之文﹞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亏,虽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多让。”
(3).没有减少或损失。《庄子·齐物论》“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 晋 郭象 注:“夫声不可胜举也。故吹管操絃,虽有繁手,遗声多矣……彰声而声遗,不彰声而声全。故欲成而亏之者, 昭文 之鼓琴也;不成而无亏者, 昭文 之不鼓琴也。” 宋 苏轼 《瓶笙》诗:“缾中宫商自相賡, 昭文 无亏亦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