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用前韵五首原文
雨师风伯妙天机,幻出乾坤一段奇。晚对青山浑似画,夜看黄卷可忘饥。
金貂换酒非吾事,铁甲屯边正此时。
失国残胡应冻死,书生犹赋采薇诗。
诗词问答
问:大雪用前韵五首的作者是谁?答:裘万顷
问:大雪用前韵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裘万顷的名句有哪些?答:裘万顷名句大全
裘万顷大雪用前韵五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雨师
(1).古代传说中司雨的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唐 白居易 《和微之三月三十日》:“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清 阎尔梅 《戊申禊日诗》:“畚鍤平治紫陌新,雨师先为我清尘。”
(2).柽柳的别称。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檉,河柳,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按 罗愿 《尔雅翼》云:天之将雨,檉先知之,起气以应,又负霜雪不凋,乃木之圣者也。故字从圣,又名雨师。”
风伯
神话传说中称主司刮风的天神
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一段
一部分
一段树干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浑似
完全像。 宋 孙光宪 《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宋 范成大 《泊湘江鱼口滩》诗:“ 瀟湘 浑似日南落, 岳麓 已从天外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应有娇羞人面,映着他桃树红妍;重来浑似 阮 刘 仙,借东风引入洞中天。”
黄卷
(1).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杂碎故事,盖是穷巷诸生,章句之士,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卷者所宜识。” 杨明照 校笺:“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蘗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黄卷之中,圣贤备在。”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黄卷看来消白日,朱絃动处引清风。”
(2).指记录官吏功过,考核能否称职的专门文书。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引《唐会要》:“ 天宝 四载十一月,勅御史依旧置黄卷,书闕失,每岁委知杂御史长官比类能否,送中书门下,改转日褒贬。”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食毕,则主簿持黄卷揖曰:‘请举事。’于是臺院长白杂端曰:‘举事。’则举曰:‘某姓侍御史有某过,请準条。’主簿书之。”
(3).诏敕。 宋 陆游 《乞致仕札子》二:“万签黄卷,悵已负于初心;十具乌犍,冀获安于故里。”
(4).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 唐 皎然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亦清道人并沉道士》诗:“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金貂换酒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帝宥之。”后以“金貂换酒”比喻文人狂放不羁。 宋 刘过 《沁园春》词:“翠袖传觴,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亦作“ 金貂取酒 ”、“ 金貂貰酒 ”。 宋 毛滂 《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宋 韦骧 《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貰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铁甲
(1) 古代用铁片连缀而成的战衣;铁制的铠甲
(2) 装甲的
铁甲车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失国
丧失国家的统治权;亡国。《国语·晋语二》:“得国常於丧,失国常於丧。”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楚王 失国亡走,一言善而復其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太宗 发兵击破 吐谷浑 ,可汗 慕容允 败死,太子 达延芒波结 失国,逃归 吐蕃 。”
冻死
因寒冷而使生物死亡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 * 《七律·冬云》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采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反对 周武王 伐 纣 ,曾叩马而谏。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 ,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农 、 虞 、 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 。”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维 《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 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见採薇之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诗·小雅》篇名。《〈诗〉序》:“ 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2).《史记·伯夷列传》载, 周武王 灭 殷 之后,“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
(3).指亡国。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