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原文
此日结缘日,借问缘为何。
如彼澄潭水,风过生微波。
波本无心生,风岂有意过。
曾闻佛经云,世界成娑婆。
茵席与粪溷,因果理则那。
大士解脱船,为渡痴爱河。
求解不可得,况复结网罗。
或缘弟子辈,踵事传其讹。
漫谓结善缘,世得度者多。
杨叶止啼见,恐为恶之囮。
诗词问答
问:结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结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
参考注释
结缘
佛教徒指与佛结下缘分。泛指结下缘分
他和音乐结了缘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为何
为什么
潭水
即水潭
下有二潭水。——宋· 沈括《梦溪笔谈》
微波
(1) 细小的波纹
(2) 指波长从一毫米到一米的电磁波
微波通讯
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佛经
佛教的经典,也叫“释典”
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娑婆
(1).见“ 娑婆世界 ”。
(2).枝叶扶疏貌。 宋 王禹偁 《后土庙琼花》诗之二:“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从容优游。 元 刘壎 《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 洛 中社。”
茵席
见“ 茵席 ”。
亦作“ 茵蓆 ”。褥垫;草席。《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汉 傅毅 《舞赋》:“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生 乃于花下先致酒茗樽杓,铺陈茵蓆。” 宋 苏轼 《祭文与可文》:“梦相从而惊觉,满茵蓆之濡泪。”
粪溷
粪坑;厕所。《南史·范缜传》:“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底号,粪溷之窝。过犹唾之,寝处则那。”
因果
(1) 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
因果关系
(2) 今生种因,来生结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因果报应
理则
(1).即逻辑。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译以何名而后妥……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学者之对于理则之学,则大都如 陶渊明 之读书,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则。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尽管是怎样的个人主义者,一个人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社会而生存,故论到国家社会的理则时,便很容易流露其个人主义的本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庄子 认为……﹝道体﹞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则,连神、鬼都是从它生出来的。”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解脱
(1) 佛教指脱离苦恼,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甩掉;脱身
诸事纷扰,使他无以解脱
(3)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痴爱
深深爱上,尤指没有成功或得不到反应的爱
求解
(1).请求解救或解除。《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昭王 ﹞囚 孟尝君 ,谋欲杀之。 孟尝君 使人抵 昭王 幸姬求解。”《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却説 汪知县 几日间连接数十封书札,都是替 卢柟 求解的。”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孝女》:“女痛父言,以状告, 挺九 许之金求解此狱。”
(2).求得解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同游诸人,竝业心神道,求解言外。”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结网
亦作“ 结罔 ”。织网。《汉书·扬雄传上》:“ 雄 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桑蚕作茧自缠裹,珠蝥结网工遮逻。”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蜘蛛在屋角结网了,它有着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呵!”
弟子
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善缘
(1).佛教语。指与佛门的缘分。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皇太子 萧纬 ,自昔藩邸,便结善缘。”《法苑珠林》卷三五:“宿造诸善缘,百劫而不朽。” 清 袁枚 《新齐谐·镜山寺僧》:“儿妇亦是幼年时小有善缘,镜花水月,都是幻聚,何能久处?”
(2).泛指好的缘分。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厌逢俗客谈时事,閒与乡人结善缘。”
(3).犹言布施。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安氏冤》:“吾今令 李 宅作善缘荐汝,俾汝尽释前愤,以得生天。”《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他何尝是真要银子呢,也只当化个善缘就是了。” 王镇 《枪》第二幕:“那个同志的面前,摆着一张香案,上面放着善缘簿子。”
得度
(1).合乎法度。《战国策·魏策二》:“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於度而远於计。”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君子动作有应,从容得度。”
(2).佛教语。谓得以渡过生死之海而进入涅槃境界。《无量寿经》卷下:“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3).指得到引度,披剃出家。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诗:“宰臣思得度,鸥鸟恋为羣。”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自是登坛莅事三十有八载,由我得度者万有餘人。”
(4).道教语。谓得道、成仙。《太平经》卷四十:“高才有天命者得度,其次或得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