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原文 诗词名句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

作者:虞俦 朝代:宋代

原文

黄鸡催晓破霜天,起整冠裳拜影前。
又见刺文添一線,谁知泣血已三年。
蟠桃海上今应熟,双橘怀中只自怜。
未必儿童知此恨,彩衣依旧戏蹁跹。

诗词问答

问:《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的作者是谁?答:虞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虞俦的名句有哪些?答:虞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鸡

黄羽毛鸡。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鷄啄黍秋正肥。” 宋 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髮唱黄鷄。”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

霜天

指严寒的天空;气温低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刘子澄 ﹞守 衡阳 日,以冠裳涖事,宪使 赵民则 尝紫衫来见。 子澄 不脱冠裳肃之, 民则 请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 民则 皇恐,退具冠裳以见。”

(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

(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

(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伟罢官改秩作诗送之》:“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5).指文明、礼仪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智士趋时,必在取乱侮亡之会,况削尔父母毛髮,毁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诗之一:“卧榻事殊 南越 远,可容鳞介溷冠裳。”

拜影

每逢年节及祖先忌日,子孙对祖宗的画像叩拜。《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刺文

犹刺绣。 唐 白居易 《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参见“ 刺綉 ”。

泣血

(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宋 欧阳修 《皇祐四年与韩忠献王书》:“某叩头泣血,罪逆哀苦,无所告诉。”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泣血陈辞,不知所云。”

(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只自

徒自,徒然。 唐 杜甫 《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 仇兆鳌 注引 张远 曰:“峡水苍茫,徒为龙蛇深窟,不似 郑 南江心之瀟洒。”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彩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蹁跹

形容旋转的舞姿

诗文赏析


【原题】: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适值先妣太夫人服阕从吉感而赋诗二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老坑子石谁磨砻,不辨制自南北宋。

    或是右军抚玩罢,化作鹢鹢傲池凤。

    其温如玉疑舜环,其润如露馀尧瓮。

    近虽外景写黄庭,虑砚嗤哉屏勿用。

  • 作者:司马迁,朝代:两汉
    闻君见影已堪怜。短因缘。偶同筵。相见无言,分散倍依然。做梦杨花随去也,妆阁畔,绣床前。觉来离绪意绵绵。写蛮笺。倩谁传。鱼雁悠悠,门外水如天。欲上西楼还不忍,难著眼,望秋千。
  • 作者:王建,朝代:唐代

    自从江树秋,日日上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
    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 作者:朱伯虎,朝代:宋代

    松竹萧森水石闲,亭台高下耸层峦。

    环观叠嶂千重碧,俯瞰澄江万顷寒。

    佳景真宜南国诧,画图堪与北人看。

    使君贤雅能行乐,肯向东山羡谢安。

  • 作者:释广灯,朝代:宋代
    南北无寸影,东西绝四邻。一息故乡信,晓风吹宿云。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闻君新楼宴,下对北园花。主人既贤豪,宾客皆才华。初筵日未高,中饮景已斜。天地为幕席,富贵如泥沙。嵇刘陶阮徒,不足置齿牙。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芳草供枕藉,乱莺助喧哗。醉乡得道路,狂海无津涯。一岁春又尽,百年期不赊。同醉君勿辞,独醒古所嗟。销愁若沃雪,破闷如剖瓜。称觞起为寿,此乐无以加。歌声凝贯珠,舞袖飘乱麻。相公谓四座,今日非自夸。有奴善吹笙,有婢弹琵琶。十指纤若笋,双鬟黳如鸦。履舄起交杂,杯盘散纷拿。归去勿拥遏,倒载逃难遮。明日宴东武,后日游若耶。岂独相公乐,讴歌千万家。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仙翁曾下辽在鹤,诗老犹传跨海鲸。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宿有骖鸾约,飘然遡碧霄。不为君主鬯,却伴女 * 。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圣意藏羲易,人心勿舍旃。

    玩爻知上古,经火叹遗编。

    六画功成简,三才道亦玄。

    兄今微大过,默默识真筌。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