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闻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诗词问答
问:《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成为
变成。《魏书·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以那‘空心大老官’,居然成为 上海 的土产物。” 茅盾 《子夜》三:“自从她成为这里的主妇以来,这‘缺少了什么的’感觉,即使时隐时现,可是总常在她心头。”
剩有
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游蜂
飞来飞去的蜜蜂。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宋 梅尧臣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怕看窗外游蜂,簷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指飞舞游动的蜜蜂。 唐 沉佺期 《芳树》诗:“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堂后白牡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明 陈献章 《赛兰花开》诗之二:“曲栏砌下少人窥,戏蝶游蜂忽满枝。” 清 魏源 《寻梅》诗之三:“月下非梨影,游蜂且息机。”
下行
(1) 中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跟上行(朝向北京)相反叫下行
(2) 公文由上级发往下级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
长吟
(1) 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2) 指虫鸟长声的鸣叫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明朝
〈方〉∶明天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诗文赏析
【原题】:
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