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旷览台作歌原文 诗词名句

旷览台作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旷览台作歌原文

旷览千古间,廿二之史亦曾读。

旷览九州际,饥寒之民恒在目。

法善戒恶犹可免,足衣足食政常恧。

而况水旱有不齐,耕九馀三事难复。

则惟补苴罅漏耳,养且弗能教何属。

一时登此旷览台,即境切已徒吁哉。

竭观林木之茈虒,峰岭之崔嵬。

循名责实宁在是乎,作歌自讼增徘徊。

诗词问答

问:旷览台作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旷览台作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

参考注释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在目

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足衣足食

衣食丰足。谓生活富裕。《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迴,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於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水旱

(1)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水陆

水旱交界

不齐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

脉律不齐

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 * 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补苴罅漏

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其上焉者补苴罅漏,除饰耳目,故千疮百孔,代甚一代。——清· 梁启超《西政丛书叙》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茈虒

不齐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柴池茈虒,旋环后宫。”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柴池,参差也。茈虒,不齐也。”

峰岭

1.亦作"峰岭"。

2.山岭。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循名责实

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文子·上仁》:“循名责实,使有司以不知为道,以禁苛为主,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道之主……循名责实,使有司任而弗詔,责而弗教。”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循名责实,选众举能。” 宋 曾巩 《请以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臣适典明命,亦得各以百执事所分之职,载於训词,以飭戒在列,以称陛下董正治官,循名责实之意。” 毛 * 《新民主主义论》五:“我们现在虽有 中华民国 之名,尚无 中华民国 之实,循名责实,这就是今天的工作。”

作歌

谓作歌词而咏唱。《书·益稷》:“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时惟几。’”《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託异国兮乌孙王。’”《封神演义》第四五回:“ 惧留孙 领命,作歌而来。”

自讼

(1) 自己责备自己

(2) 为自己讼诉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永丰坊里旧腰支,曾见青青初种时。看尽道边离别恨,争教风絮不狂飞。
  • 作者:贺铸,朝代:宋代
    送别松陵道,轻舟助客拏。湖空翦葭菼,市隘集鱼虾。薄雨啼残雪,新潮蚀嫩沙。镜中羞沓飒,行复见春花。
  • 作者:贾岛,朝代:唐代
    剑南归受贺,太学赋声雄。山路长江岸,朝阳十月中。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卓氏琴台废,深芜想径通。
  • 作者:方翥,朝代:宋代
    暗雨落漫漫,山中五月寒。大江浑不觉,溪壑有惊湍。
  • 作者:张君房,朝代:宋代
    重簾垂密雨,孤梦隔秋宫。红炉九华暗,香消芳思融。仙忻望不及,鹤信遣谁通。但云许玉斧,宁知张巨公。
  • 作者:姚合,朝代:唐代
    生灵苏息到元和,上将功成自执戈。烟雾扫开尊北岳,蛟龙斩断净南河。旗回海眼军容壮,兵合天心杀气多。从此四方无一事,朝朝雨露是恩波。
  • 作者:戴表元,朝代:宋代
    吾评陶渊明,略似段干木。诗文虽满家,不饱妻子腹。仰瞻清风柯,俯窥白云谷。谁能为升斗,辛苦受羁束。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手持养性书,此地学耕渔。身似龙蛇蛰,情忘木石居。地迷成远复,政静得中虚。何必求深隐,幽蒙即所庐。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送君守山阳,羡君食淮鱼。送君使钟陵,羡君江上居。怜君喜为吏,临行不欷歔。纷纷出歌舞,绿发照琼梳。归鞍踏凉月,倒尽清樽余。嗟我病且衰,兀然守文书。齿疏懒食肉,一饭甘青蔬。爱水亦已干,尘土生空渠。清贫虽非病,简易由无储。家使赤脚妪,何烦短辕车。君船系东桥,兹行尚徐徐。对我竟不饮,问君独何欤。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亭构依然揭大椿,宫闱无复驻飚轮。清衷念切承颜日,长乐悲深奉质辰。六御骖騑开道路,五陵松柏惨风尘。周南旧老偏摧感,曾是初元奉策臣。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