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原文
偶暇追游,无凝碍。独望锦波青岱。
回头处、忽见荒林外、一堆儿,骷髅卧,绿莎内。
孤惨谁为主,与排赛。
空*双眸阐,上尘塞。
两洒风吹,日晒星光对转业增添,重重载。
异乡域,甚方客,何年代。
遭遇迷神引,怎生柰。
诗词问答
问:迷神引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迷神引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迷神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追游
亦作“ 追游 ”。1.寻胜而游;追随游览。 唐 温庭皓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白尚书 为少傅,分务 洛师 ,情兴高逸,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 宋 贺铸 《沁园春·念离群》词:“载酒追游,联鑣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 元 张可久 《满庭芳·山中杂兴》曲:“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 明 何景明 《游郭氏山亭》诗:“旧日追游地,新年此度过。”
(2).追随游宦。 唐 顾况 《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
见“ 追游 ”。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一堆
重重叠叠地放置着的许多东西或挤在一起的一群人
一堆石头
一堆人
骷髅
(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双眸
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上尘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宋 宋祁 《上李相为撰燕子楼记书》:“輒譔定记草,上尘省览。审若疎谬芜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别咨名才。” 清 《与董樵书》:“形迹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数诗,上尘洞瞩。”
星光
星的光辉
星光闪烁
对转
(1).旧指官吏不按秩递升而直接越级迁调。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蒋魏公逸史》:“其三云:‘旧制,执政双转,谓自工部侍郎转刑部,刑部转兵部,兵部转工部尚书。惟宰相对转,工部侍郎直转工书,比执政三迁也。’予考旧制……宰相为侍郎者,升三曹;为尚书者,双转。如工侍转户侍,礼侍转兵侍,若係户侍,当改二丞,而宰相故事不立丞,故直迁尚书。今言工侍对转工书,非也。”
(2).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 清 代学者 孔广森 将入声归入阴声,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多数学者则主张入声分立。“对转”说的提出,为正确解释古代韵文的异部通押和训诂学上的通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诗·大雅·抑》六章的“子”(阴声)、“承”(阳声)为韵,八章的“则”(入声)、“子”为韵,即因对转而得通押。又如:《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禫。” 郑玄 注:“古文禪或为导。”《汉书·高帝纪上》:“令趋销印。” 颜师古 注:“趋读曰促。”“禫”(阳声)与“导”(阴声),“趋”(阴声)与“促”(入声),亦因对转而得通假。
增添
增加;加添
增添一砖一瓦
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乡域
地区,处所。 明 何景明 《十四夜同清溪子对月》诗:“与子各乡域,邂逅临此堂。”
方客
(1).四方宾客。 汉 扬雄 《太玄·童》:“次六,大开帷幕,以引方客。” 司马光 集注:“如人君延纳四方之士,无有壅蔽也。”
(2).即方士。《魏书·恩倖传·王叡》:“ 太和 二年,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率百僚与诸方客临虎圈,有逸虎登门阁道,几至御座。”按, 高祖 及 文明太后 均信方士。见《魏书·术艺传》。参见“ 方士 ”。
年代
①犹时代:战争年代|年代久远。 ②历史上的计年单位。公元纪年每世纪中以十年为一个“年代”,如19世纪60年代,即指1860-1869年(亦有认为指1861-1870年)。遭遇
(1) 碰上,遇到
遭遇明主。——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经受的事情;生活经历
亲身遭遇
怎生
(1) 怎样;怎么
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2) 务必;无论如何
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